第一三四章 狠毒

俺答汗可不知道楊聰也準備給他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這會兒煩著呢。

草原上的部落,繁衍生息靠的就是牧草。

整個西北,牧草最為豐盛的就是東套,可惜,東套已經被明軍給占領了。

還有西套的南部,牧草也勉強能讓他們維持現狀,可惜,西套南部也被明軍給占領了。

這會兒他唯有將韃靼部本部人馬打散,分別聚居在西套中部的幾片小草原上,這些地方的牧草也沒多少,他們甚至勉強維持現狀都難,用不了多久,牛羊便會成群的餓死,他們又如何繁衍生息下去呢?

這個時候,他已然體會到了生存的艱難,這種生存的艱難韃靼部已然有上百年沒有體會過了,以致於他都不知道如何應對了。

怎麽辦呢?

難道,組織大軍,奮力一搏,去跟明軍拼命,奪回西套南部甚至是東套?

這會兒他還真沒這個勇氣,因為明軍的裝備著實太恐怖了。

此時的明軍完全不同以往,可以說,用脫胎換骨來形容都不為過。

明軍的戰車,還有火槍和火炮,簡直就是騎兵的克星,以致於他都沒了跟明軍拼命的勇氣。

他並不是怕死,問題,拼命也得能拼出點東西來啊,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跟明軍拼命,那就是去送死,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收獲。

明知是去送死,還去跟人家拼命,有必要嗎?

很顯然,完全沒有必要,他甚至在考慮,要不要率韃靼部主力遠走漠北又或是西域了。

那些地方氣候雖然比較的惡劣,至少還有足夠的牧草,如果能打敗其地方勢力,把地盤搶下來,繁衍生息還是沒多大問題的。

不過,這種大規模的遷移可沒那麽簡單,搶占地盤跟地方勢力大戰甚至都不算什麽,主要問題是怎麽過去。

部落的遷移可不是騎兵的奔襲,騎兵可以騎著戰馬,來去如風,幾千裏甚至是上萬裏的長途奔襲都沒問題,部落遷移就不一樣了,老弱婦孺、牛羊馬匹、帳篷、生活物資等等都得帶上,移動速度之緩慢,簡直無法想象,數千裏的距離,恐怕得走上好幾個月,而這幾個月吃什麽呢?

他們可沒有多余的糧食,一旦離開草原,牛羊不能維持足夠的數量,那就會餓死人!

所以說,部落的大遷徙是相當危險的事情,甚至比打仗還要危險,打仗基本就是損失些青壯而已,部落大遷徙,一個不好,整個部落都沒了!

俺答汗考慮了很久,還是沒有勇氣帶著韃靼部走上大遷徙的道路。

畢竟,這會兒明軍還沒有將他們逼上絕路。

至於明軍的堡壘推進戰術,他倒不怎麽擔心了,因為西套的地形本就復雜無比,除了最南端那片草原比較平整一點,其他地方,到處都是山地。

明軍如果硬是要修築堡壘,倒是能把堡壘給修起來,不過,這鐵路,他們絕對沒法修。

這會兒他也知道了,明軍之所以敢用堡壘推進戰術就是因為有鐵路運輸糧草輜重等物資,如果沒有鐵路,單獨修築堡壘,光是糧草的運輸都會讓明軍受不了。

也就是說,鐵路如果修不過來,就不用擔心明軍會采取堡壘推進戰術,暫時來說,他們還是安全的,完全沒有必要走上那危險的大遷徙之路。

可惜,“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正在他遊移不定之時,壞消息又傳過來了,明軍竟然兵分兩路,從松山堡出擊,直撲最近的兩片小草原!

明軍的行動再次出乎了他的意料。

開什麽玩笑,不修堡壘和鐵路,光靠大軍推進,這不是尋死嗎?

要知道,沒了堡壘接力,沒了鐵路運輸,這糧草的運送就沒那麽容易了,一旦糧道被斷,那就是滅頂之災。

這也是他們一直沒被大明消滅的原因。

大明立朝之初的實力那可是相當恐怖的,洪武朝、永樂朝明軍那都是數以十萬計甚至是百萬計,大明也不知道組織了多少次北征,每次不是上百萬大軍就是數十萬大軍,結果又如何?

他們最多也就能仗著兵力優勢在漠南逛一圈,根本就不敢深入瀚海,因為誰都清楚,一旦糧食無以為繼,大軍便會崩潰。

這會兒的明軍主帥,也就是那個什麽楊聰,著實有點太張狂了,這家夥,真以為他怕了不成?

他決定,這次一定要給明軍一點教訓。

當然,如果能將兩路明軍都殲滅,那就更好了。

於是乎,他又開始召集人馬,準備跟明軍開戰了。

這一次,他足足召集了十萬騎兵,凡是能出騎兵的部落,他都下了死命令,這次如果不來參戰,事後,他必定會率軍報復,看誰敢不來。

草原上其他部落的確怕了他這個霸主,沒人敢不派兵前來參戰,不過,他們這集結速度那也是相當慢的,畢竟各大部落聚集地相隔都比較遠,最遠的甚至超過千裏,就算是騎兵,聞訊後在趕過來,差不多也需要一個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