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問題很多

物理學院,冶煉學堂。

這裏是比五金學堂更奇葩的地方,因為裏面到處都是熔爐,天天都在進行各種冶煉試驗,不管什麽時候進去,都會熱得汗流浹背。

而且,裏面還相當的臟,煤炭和礦石搬運和熔煉形成的粉塵不管怎麽打掃都掃不幹凈。

一般的時候,這樣的地方,楊聰是很少來的,他並不是怕贓,也不是怕熱,只是沒有必要而已。

不過,這幾天他卻天天往這邊跑,甚至,有時候,在這一蹲就是一天,弄的自己跟個煤炭工一般,渾身都是黑灰。

他之所以成天往這裏跑,主要是因為造蒸汽機車還缺個東西,如果沒了這個東西,蒸汽機車就算造出來恐怕也有很大的問題。

這個東西在後世其實很常見,人都已經見怪不怪了,所以楊聰才忽略了它的存在,不過,經歷了一場“難得”的風雨之後,楊聰終於想起這東西的重要性來了。

這東西就是玻璃,車廂如果沒有玻璃,下雨的時候簡直不敢想象裏面是什麽場景,你總不能把整個車廂全封起來不是,不封,雨就會飄進來,那還怎麽坐人?

車頭那就更不得了了,為了視線開闊,車頭前面根本是不可能封住的,一旦下起雨來,開車的人淋成落湯雞倒是小事,萬一人家眼睛被雨水打的模糊了,把車開溝裏去了怎麽辦?

所以,這個玻璃必須有,不然,造出來的蒸汽機車一到下雨就沒法坐人,更沒法開。

這玻璃的燒制可把楊聰給折騰壞了,一開始,他想著普通的河沙洗凈之後便能燒制出透明的玻璃來,結果,燒出來的卻如同咖啡奶糖一般,凝固的時候是很漂亮,但是卻一點都不透明。

好在有些經驗豐富的匠戶一眼就看出來了,他這是想用石英燒制東西呢。

石英並不是很罕見,找礦石也不難,很快,楊聰便找來一堆石英石,敲碎了一燒。

結果,還是不理想,燒出來的玻璃就如同牛奶糖一般,雖然有點透明,卻看不清對面的東西。

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他和王宣召集一幫匠戶子弟商議了半天,才總結出來,很有可能,是溫度不夠。

這會兒不管是煤火還是木炭,能達到的溫度其實都是有限的,很多匠戶燒制東西的時候都要手動往裏鼓風才能達到需要的溫度。

比如說鐵匠,如果想把一個較大的鐵塊給燒軟,光埋進燃燒的煤堆裏肯定是不夠的,還得用鼓風機使勁往燒著的煤堆裏鼓風才行。

既然找到了原因,那就好辦了,鼓風機一上去,使勁給燒制玻璃的坩堝加溫,果然,燒制出來的玻璃很快便呈現出了透明的顏色,不過,還不是很純,裏面還有很多牛奶般的紋路。

這個自然難不倒楊聰,他當即便和王宣一起,設計了一個超大型的自動鼓風機。

一般的鼓風機都是兩尺左右,一個壯漢拉起來都比較的費勁,所以,人拉動的時候總存在風力不夠又或不夠均衡的情況。

他們設計的鼓風機直接就是一人高,用兩個一尺的蒸汽機帶動,那風力又強勁又持久,而且相當的均衡。

鼓風機一設計出來,這燒制出來的玻璃總算是勉強達到了要求,接下來終於可以批量制造蒸汽機車,鋪設鐵路了。

不過,很快楊聰又遇到了一個問題,胡宗憲上任之後,很快便向他告急,材料不夠!

這材料不夠倒不是說沒有鐵礦石又或者說沒有木頭,主要問題這兩樣東西要加工成鐵軌和枕木才能用啊。

胡宗憲當上了三省總督之後,要召集勞力,征收土地自然是很簡單的事情,總督親自督導,又有聖旨在手,知縣、知州、知府什麽的誰敢違抗,那是要人有人,要地有地,挖路基,填石子都快的很,反正這些都是體力活,老百姓都幹習慣了。

但是,路基挖好了,石子也填上了,問題就來了。

胡宗憲這邊可是發動沿途所有州府使勁在整,就算一個州府只征召幾千勞力,那也是數萬勞力在拼命的幹活啊,挖路基,填石子能費多大勁,幾萬人同時上,一天最少也能整出幾十裏的路基來,問題枕木和鐵軌呢,幾十裏的枕木和鐵軌那可不是一點點。

一裏路按三十根鐵軌計算,十裏就是三百跟鐵軌,五十裏就是一千五百跟鐵軌,至於枕木,最少也需要幾萬根!

這家夥,物理學院的弟子就算全部上一天也造不出這麽多枕木和鐵軌來啊,而且造這東西也需要很大的場地,要不然光是鐵礦石和原木都擺不下。

無奈之下,楊聰只得再次向嘉靖申請,在玉淵潭的西邊征了塊數千畝的地,專門用來囤積材料,制造鐵軌和枕木。

不過,接下來,還是問題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