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〇章 陰差陽錯

顧可學初步通過了楊聰的考校,接下來就是給他安排官職了,吏部可是在嚴嵩手裏管著,楊聰為什麽有把握給顧可學安排官職呢?

這就跟大明朝廷官職任免的流程有關系了,吏部是在嚴嵩手裏管著沒錯,但是,並不是天下所有官員都歸吏部任免,要真是這樣,吏部尚書那豈不是跟皇帝權力差不多了。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當皇帝的又怎麽可能讓吏部有如此大的職權呢。

其實,吏部也就能任免一般官員而已,京官,到了正五品以上的官員任免就不歸吏部管了,地方官員的話,到了正三品以上,也不歸吏部任免了。

正五品以上的京官和正三品以上的地方官員已經算得上是朝廷大員了,手中的權柄可不小,當皇帝的自然不可能任由吏部去任免。

一般到了這個級別的官員任免都是由當皇帝的親自主導,吏部最多也就有個舉薦的權力而已,而且這個級別的官員也不光是吏部有舉薦權,像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朝廷重臣都有舉薦權,最終誰上誰不上也不是由吏部說了算,當皇帝的一般都會廣泛征求朝臣的意見,然後再做決斷。

顧可學這個資歷,出任正四品的官員肯定是沒有問題了,問題就在於,這正四品是京官還是地方官,如果是地方官,楊聰反倒沒什麽辦法了,因為正四品的地方官員基本上都是歸吏部管,他想插手都沒有機會,倒是京官,到了正五品,他就有機會插手了。

為此,他專門寫了封密信,請張邦奇注意一下,看京城有沒有正四品左右的官員出缺,如果有的話,就幫忙舉薦一下顧可學。

這顧可學的運氣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他這信才剛傳到京城不久,還真有個正四品左右的官員出缺了,工部右侍郎某某因病去職,這職位就空出來了。

不過,工部右侍郎是正三品的京官,顧可學這從四品的地方官員想要舉薦上去貌似有點困難,張邦奇為此也頗為頭疼,他還特意寫了封信,問楊聰,要不要舉薦顧可學出來爭奪這個職位。

沒想到,楊聰這邊還沒做出決斷,京城那邊,卻已經有人出手了。

嚴嵩竟然舉薦自己的幹兒子,也就是通政使司右通政趙文華出任工部右侍郎。

這家夥,也太過分了,趙文華只是嘉靖八年的進士,為官還只有十來年呢,他又有何德何能,值得如此提拔?

於是乎,張邦奇還沒得到楊聰的回復,便匆匆上奏,舉薦顧可學與趙文華爭奪工部右侍郎之位。

顧可學何許人也?

嘉靖不清楚,嚴嵩可清楚,因為嚴嵩也是弘治十八年進士啊,他倆可是同科,而且他們都名列二甲,甚至還在一個桌子上喝過酒呢,他能不知道顧可學嗎?

按道理來說,這同科之間怎麽也有點香火之緣,嚴嵩就算不提攜顧可學,也應該不至於打壓顧可學。

歷史上就是如此,顧可學就是走的嚴嵩的門路,從而東山再起,官至工部尚書,太子太保。

但是,這會兒顧可學因為自己的弟弟顧可久的原因走了楊聰的路子,等於就跟嚴嵩站到對立面了。

開什麽玩笑,你一個罷官二十余年的左參議出來就想當工部尚書,做夢呢!

嚴嵩可知道南直隸顧家已經投靠楊聰了,畢竟他在南直隸勢力也不小,而且像顧家這樣的官紳世家也是官場上的人時時掛在嘴邊的談資,所以,顧家才剛開始幫楊聰打理南直隸的生意,消息便已經傳到嚴嵩耳朵裏了。

你家夥投靠了楊聰還想來爭工部右侍郎之位?

嚴嵩當即便發動黨羽,翻顧可學的老底,汙蔑人家在任上有多麽的不堪,以致被罷官削籍,這會兒都致仕二十余年了,再出任工部右侍郎這麽重要的職位簡直荒唐。

嘉靖貌似也看出點苗頭來了,這兩幫家夥又鬥起來了,不過,顧可學這資歷著實讓他提不起興趣來,一個正德朝就已經致仕的承宣布政使司左參議出任工部右侍郎,怎麽看都有點不靠譜啊。

於是乎,嘉靖拍板,由原通政使司右通政趙文華出任工部右侍郎。

這事貌似就這樣結束了,但是,嚴嵩接下來的行動卻把陽明一脈的大佬給惹怒了,因為嚴嵩竟然提名自己的老鄉,太平府知府胡汝霖接替趙文華的位置出任通政使司右通政。

你家夥以為這朝廷是你家開的嗎?

什麽重要的官職你都想霸占,真當你嚴狗賊在皇上跟前搖了搖尾巴就可以無法無天了啊!

於是乎,雙方又鬥起來了,陽明一脈幹脆又舉薦顧可學出任通政使司右通政,擺明跟嚴嵩一黨唱對台戲。

這次雙方鬥的更狠,早朝的時候,張邦奇甚至都因為此事差點和嚴嵩吵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