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是非功過

大同鎮擊退了入侵的韃子騎兵,巡撫劉天和的奏折很快便傳到京城。

劉天和在奏折中將此次韃子入侵的過程做了詳細的奏報,看上去好像沒什麽問題,不過,這個過程貌似都是向著有利於他的方向發展的而已。

一開始他便判斷韃子必將突襲大同鎮西北的玉林衛,所以,他事先率大同鎮邊軍精銳趕往玉林衛駐防。

果然,韃子騎兵主力隨即便跨過關外長城,直奔玉林衛而來,好在他已率軍在玉林衛嚴陣以待,韃子騎兵主力初戰失利,很快便退回了塞外,只可惜韃子騎兵還有兩路偏師分別從突入陽和衛和鎮虜衛附近突入,流竄至大同府城和蔚州附近。

他收到消息,當即便向朝廷匯報,請求援軍,並親率大同鎮邊軍精銳回防大同府城。

還好,韃子騎兵兩路偏師並未在大同鎮肆虐多久,竄入蔚州境內的韃子騎兵很快便被奉命前來支援的宣府鎮邊軍精銳擊退,隨後,竄入大同府城附近的韃子騎兵也被大同鎮、太原鎮和宣府鎮三路邊軍精銳一起趕走。

此次韃子入寇前後不到五天時間,大同鎮軍戶和平民並沒有什麽傷亡,倒是竄入蔚州境內的韃子騎兵被宣府巡撫楊聰所率的邊軍精銳圍堵在廣靈縣境內,傷亡慘重。

他在奏折中還詳細列舉了廣靈之戰宣府巡撫楊聰的斬獲,而其他兩處,他則言明因為接戰時間太短,韃子騎兵退的太快,斬獲頗微。

這奏折看上去倒不像是大同鎮被韃子騎兵攻破了,而是大同鎮、太原鎮和宣府鎮三路邊軍精銳聯合阻擊韃子騎兵入侵,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可以說,奏折中所述大部分都是實情,楊聰的功勞也是實實在在的,他並沒有造假,也沒有將楊聰的功勞算在自己頭上,他只是轉換了一下概念,將韃子騎兵攻破大同鎮一事描繪成他聯合太原鎮和宣府鎮的邊軍精銳積極抵禦韃子騎兵入侵。

這樣算起來,他不但無過,反而有功了,畢竟韃子騎兵入侵在西北邊鎮是很常見的事情,只要邊鎮軍戶和平民沒什麽損失,並及時將韃子騎兵擊退,那就算不錯了,如果能有斬獲,那便算是有功了。

他這奏折著實寫的有水平,只可惜,他犯了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他不該在奏折中為楊聰表功。

這年頭就是這樣,能力和功績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站隊,只要你站隊正確,哪怕是個貪官汙吏也能平步青雲,如果你站錯隊了,就算你勞苦功高都沒用。

這會兒內閣當家做主的可是夏言一黨,奏折的票擬自然是夏言說了算,而楊聰跟夏言那是妥妥的對頭,他在奏折中為楊聰表功,那就是典型的站錯隊了。

夏言看到奏折,當即就怒了,什麽玩意兒,你竟然敢給楊聰說好話,當我這個內閣首輔是假的嗎?

他當即便在票擬上寫道:“巧言令色,掩過飾非,大同鎮失守之罪不可恕,當革職查辦,捉拿回京,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會審。”

這家夥,如果朝中是夏言的一言堂,劉天和就真完蛋了。

還好,這時候陽明一脈在朝中還是有點勢力的,楊聰的關系網更是遍布整個朝堂,楊聰看了劉天和的奏折便預料到了,夏言肯定會跟其過不去。

所謂“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楊聰感覺,劉天和這人還不錯,值得拉攏,所以,劉天和將奏折遞上去的時候,他也寫了封密信,命人八百裏加急送到京城,送給陸炳。

他在信中也將大同鎮發生的事情詳細描述了一遍,就連劉天和奏折的內容他都概述了一遍,總之,就一意思,劉天和此人恩怨分明,值得一保。

陸炳當然明白楊聰的意思,這值得一保並不是要他一個人去保,而是要發動陽明一脈去保,他一個人可保不住劉天和,畢竟他這會兒還只是錦衣衛都指揮僉事而已。

他很快便將楊聰的意思傳達給了陽明一脈的大佬,請他們出面,力保劉天和,而這個時候,西北的戰事也是朝臣門熱議的話題,不過,他們議的大多不是劉天和,而是鹹寧侯仇鸞。

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鹹寧侯仇鸞可沒跟吉囊真打,而且就算真打了,他報上來的戰績跟楊聰的斬獲比起來那也算不得什麽,為了這會兒朝臣都在熱議鹹寧侯仇鸞的事呢。

這個自然是鹹寧侯仇鸞自己整出來的,他可是花了大價錢,資助了吉囊一萬兩白銀,三十萬石糧食,請吉囊跟他合演了一場攻防戰,這麽大的代價都出了,他自然想要撈取更多的回報。

為此,他又讓自己的兒子仇雄去找嚴世蕃了。

仇雄這個敗家玩意兒這會兒還是個愣頭青,當然,這也不能說明他腦子有問題,人總會經歷年少無知又或者說愣頭青的階段,只是有的人愣的時間比較短,有的人愣的時間比較長,真要腦子有問題的人,可能四五十歲了還是個愣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