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

新型火繩槍的第一次測試失敗了,這個結果著實有點讓楊聰失望,不過,他並沒有氣餒,因為他有信心解決出現的問題。

第二天一早,他又將自己手下的文臣武將和工匠的負責人全部召集到會議室,再次商討起來。

眾人到齊之後,他便充滿自信的微笑道:“諸位,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新型火繩槍的測試失敗了,不過,沒關系,有句話叫做失敗乃成功之母,只要我們不被失敗所擊倒,繼續前行,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失敗乃成功之母?

這話有點太抽象了,眾人聞言,皆是一愣。

楊聰見狀耐心的解釋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吧,鯀偷了天帝的息壤來擋洪水,沒有成功,天帝命祝融殺死了鯀,但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是以出禹。大禹總結了鯀的經驗和教訓,經過艱苦不屈的奮鬥,用疏導的方法治服了洪水,獲得了成功。鯀失敗了,鯀生出了禹,禹成功了,所以說,失敗乃成功之母。”

他這樣一解釋,就比較直觀了,大家終於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意思。

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越是咀嚼回味,就越能體會其中的深意,是啊,很多事情都不可能一次獲得成功,如果一旦失敗就放棄,那永遠都不可能獲取成功,只有不為艱難,勇往直前,才能獲取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楊聰見眾人臉上都露出恍然之色,這才繼續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麽火槍歷經了兩百多年發展還是老樣子呢?要知道在我們大明立朝之前可就有火槍了,為什麽火槍不能取代弓弩,甚至是刀槍劍戟成為戰場上的主角呢?”

這一下,大家又迷茫了。

說實話,還真沒人考慮過這個問題,因為這個時期的科技發展基本上都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有迫切的需求,又或者出了天才式的人物,人們基本上不會主動去考慮科技的發展。

楊聰仿佛知道大家的心理一般,他緊接著又舉例道:“大家應該也知道,漢朝之前並沒有紙,所有東西基本上都是用竹簡書寫的,所以,那時候的讀書人很少,因為書在那個時候太罕見了。漢朝的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後,紙張慢慢推廣開來,這讀書人是不是就越來越多了?大家想象,造紙和劈根竹簡比起來難度大了多少倍,蔡倫還不是成功了嗎?所以,我們要有信心,知道嗎?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有信心沒有什麽是辦不成的。”

這造紙術有多難呢,就算是這會兒,在場也沒幾個人知道紙是怎麽造出來的,但是,人家蔡倫卻能想出造紙術來,這意味著什麽呢?

這意味著,只要你想,就有可能成功,如果你不想,永遠都不可能成功!

這時候,在場所有人幾乎都露出了思索的表情,大家似乎都在想,怎麽才能獲取成功。

楊聰要的就是這效果,他緊接著總結道:“大家應該都清楚,火槍之所以不能替代弓弩主要就是因為射速的問題,從射程和殺傷力上來說,火槍是優於弓弩的,而且,我們還可以想辦法讓火槍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火槍易於使用,不管你有沒有力氣,不管你年輕還是年老,只要稍加操練,基本都可以使用火槍。而弓弩使用起來卻是有限制的,如果沒把子力氣,誰使得動弓弩,所以,只要火槍的射速提上來,必將取代弓弩成為戰場的主角。而韃子現在使用的還是弓弩,也就是說,我們只要把火槍的射速提上來,韃子騎兵必將飛灰湮滅。”

眾人聞言,無不歡欣鼓舞,是啊,只要火槍射速上來了,韃子就是盤菜,因為弓弩的射程和殺傷力根本就沒法和火槍比。

前面這段其實跟今天討論的內容沒多大關系,楊聰只是想通過這段話來堅定大家的信心,緊接著,他便直奔主題道:“昨天回去之後我想了很久,要解決火槍炸膛的問題,我們必須增加火槍槍管的壁厚,將前後兩截槍管加上螺紋,用螺紋將其連接起來,這樣,前後就不可能脫節了,火槍也不可能炸膛了。”

這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增加壁厚就意味著前面的槍管不可能用薄鐵皮卷出來了,必須鑄成一個整體,用鉆頭將中間的孔鉆出來,那家夥可有三四尺長,鉆起來得多費事啊!

眾人沉思了一陣,王宣終於忍不住開口道:“大人,前面的槍管可不同於後面的槍管,前面的槍管太長了,鉆起來太費事了,如果改成鑄件,下官覺著,一天做一把出來估計都困難。”

這個問題楊聰自然想到了,他不慌不忙的問道:“先生,我不是說過用齒輪加速嗎,而且,我們可以多造齒輪,一套不行就十套,十套不行就一百套,這產量不就上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