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放火

明朝皇帝出巡,排場可不小,光是錦衣衛,最少要帶上五個整編衛所,五千余人,而且還要根據路途遠近,安全情況增加京營護衛。

另外,還有隨行的官員、勛貴、太監、宮女、鼓樂儀仗等,也不下四五千人。

也就是說,明朝皇帝出趟皇宮,最少要帶上萬人。

這上萬人的吃喝拉撒,住宿休息等可不是一般的麻煩,因為一般的小城池都住不下這麽多人,而且小城池建築繁亂,守衛麻煩,極度不安全。

所以,一般皇帝出巡都不會進小城池,如果路途比較遠,就會在沿途修建行宮,如果路途比較近,則直接在野外紮營。

這次嘉靖是要去祭拜皇陵,路途並不遠,也就百余裏的樣子,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麽外敵入侵,錦衣衛倒是帶上五千余名就夠了,但是,沿途並沒有什麽大型城池,也沒有什麽行宮,所以,一行人必須在野外紮營,露宿幾天。

這家夥,上萬人在野外紮營,要準備的東西就多了,光是帳篷就要準備幾千頂,還有吃的喝的用的,不知道有多少,這些光是準備就需要好幾天。

這幾天,楊聰倒不用準備什麽,他一直都在考慮怎麽對付夏言。

如果讓夏言順利當上首輔,不但是陽明一脈麻煩了,他也麻煩了,他們可是剛剛奪了南京戶部尚書之位,讓夏言吃了個癟,夏言不報復他們才怪。

那麽,怎麽阻止夏言順利當上首輔呢?

一開始,他還是想冒險去抓夏言的小辮子,如果夏言有什麽問題,他這首輔自然就當不成了。

但是,他讓李十二打聽了幾天,竟然沒有打聽到任何消息。

這家夥,真是無欲則剛啊,他是喜歡去剛別人,別人卻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他本身幾乎沒有任何問題,他既不貪腐也不好色,平時生活也簡樸的很,根本挑不出毛病來。

按道理來說,這種兩袖清風的“好官”,不應該去收拾人家,畢竟這年頭這樣的“好官”太少了。

但是,楊聰卻不得不想辦法收拾他,誰讓他謀奪朝堂大權呢。

有時候,好人和壞人的界限很模糊,夏言雖然兩袖清風,卻不是那種大公無私的賢臣,相反,這家夥心眼還有點小,誰跟他作對,他也是不分好壞,一律幹趴下,這點,張璁就是明證。

張璁也是那種兩袖清風的“好官”,夏言要真大公無私,就不應該收拾人家,去奪人家的權。

他既然能不分好壞,只為排除異己,那麽,別人也能不分好壞,把他料理了。

更何況他的“接班人”還是嚴嵩這種大奸臣,讓他掌權等於是給嚴嵩在做嫁衣,所以,不管怎麽滴,也不能讓他順利當上內閣首輔。

但是,這家夥身上又挑不出什麽毛病來,怎麽辦呢?

沒有毛病,那就給他整點毛病出來啊!

楊聰可不是那種謙謙君子,既然對上了,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不管用什麽手段,他都要阻止夏言順利當上內閣首輔。

要想給人整出點毛病來,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栽贓陷害,當初宋應奎就是想用這招收拾他和趙炎,結果卻被他反栽贓了一把,對於這栽贓陷害他還是很有心得的。

不過,栽贓陷害用在夏言身上貌似不是很妥當,因為嘉靖相信夏言的清廉,要讓嘉靖改變這個看法貌似很難,如果一個不好,反而會把自己人搭進去。

這栽贓陷害這招都不好使,那又用什麽辦法呢?

他苦思了好幾天,還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這天,他突然收到了禮部行文,大概也就是通告一些出行注意事項,比如帶點什麽衣物,又比如準備自己做飯等等。

看著禮部下發的公文,他突然想起來,這丟失重要公文可是大罪,而夏言這會兒已經開始代替張璁行使內閣首輔的職權了,他那裏每天都有不少重要的奏折,如果讓他“丟失”了重要奏折,這罪名怕是夠他喝一壺的了。

那麽,怎麽讓重要奏折“丟失”呢,派人去偷,貌似也不妥,因為這樣搞糊弄不了嘉靖,如果夏言那裏奏折被偷,估計嘉靖不但不會怪罪夏言,還會懷疑到自己人身上來。

也就是說,必須讓奏折自然“丟失”,嘉靖才不會懷疑。

不過,讓奏折自動“丟失”貌似也是不可能的,他可不是神仙,想讓奏折消失,奏折就會消失。

到底怎麽辦呢?

他眼睛無意識的在禮部公文上瞟了一陣,突然想到一個辦法,放把火,直接把奏折給他燒了!

話說暗中去偷奏折都不行,擺明了放火能行嗎?

楊聰當然不是想擺明了去放火,他是想制造一場意外。

這公文上可是明明白白的寫著,讓官員準備各自生火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