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夏言

夏言,字公瑾,江西貴溪人,正德十二年丁醜科進士,位列三甲第三名,初授行人,後進兵科給事中。

他這履歷並沒有什麽出奇之處,比起嚴嵩來都差的遠了,嚴嵩可是弘治十八年乙醜科進士,步入仕途比他足足早了十二年,而且嚴嵩是二甲第二名,還選上了庶吉士,進了翰林院,是妥妥的“儲相”。

按理來說,嚴嵩的職位肯定要超過夏言,因為不論學識和資歷嚴嵩都比夏言強,但是,這事偏偏就這麽怪,這會兒嚴嵩還在南都金陵當禮部尚書呢,而夏言卻已經成為內閣首輔的熱門人選,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夏言之所以能夠超越嚴嵩成為內閣首輔的熱門人選,就靠一個字:剛!

他就如同那犀利的平頭哥一般,看誰不順眼,上去就是幹,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多強大,不把你幹趴下,我就趴下!

他這種性格可是官場大忌,按理來說應該會死的很快,他為什麽升官升的比嚴嵩還快呢?

原本,按他這種性格,的確活不長,或者說在官場上待不長,但是,正因為他看誰不順眼,上去就是幹,反而獲得了嘉靖的青睞,因為嘉靖繼位之初,他便看嘉靖不順眼,直接一份奏折上去,把嘉靖給教訓了一頓!

他的奏折其實也沒什麽,大致意思就是,皇上,您不要什麽事都跟宦官商量,然後就做決定,這樣很容易被宦官蒙蔽,您應該多聽聽內閣的意見,實在不行您就召集大臣廷議,總之,聽信宦官之言管理國家大事是不對的。

這奏折可以說平常的很,大臣數落皇上的不是那是大明朝的特點,歷代大明皇帝基本都被大臣教訓過,至於皇帝會不會因此發火,那就要看大臣們為什麽教訓他們了,像夏言說的這個,的確有道理,嘉靖也不是那種昏君,什麽忠言都聽不進去。

於是乎,嘉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表揚了夏言一番,並按夏言說的改了。

這事整的,夏言還以為嘉靖是一個什麽忠言都聽的進去的明君呢,其實壓根不是這麽回事,嘉靖雖然不是昏君也算不得明君,他也不是什麽忠言都聽的進去,他之所以這麽給夏言面子,主要還是看中了夏言的性格。

好家夥,竟然連朕都敢教訓,那還有什麽人是他不敢教訓的,朕就需要這樣的猛人,去教訓那些不聽話的朝臣!

緊接著,嘉靖便命夏言去收拾武宗正德皇帝留下的那些驕兵悍將,夏言果然猛的一劈,他不管不顧,一口氣裁掉了三千多皇宮侍衛和京城宿衛,將武宗正德皇帝留下的那些驕兵悍將清理一空。

緊接著,嘉靖又命夏言去清理皇莊,把那些外戚、勛貴、宦官侵吞的民田全部查出來,歸還給老百姓,結果,夏言不但把武宗正德皇帝寵信的宦官趙靈給收拾了,甚至連建昌侯張延齡給收拾了。

這樣搞了幾年,嘉靖是把他給用爽了,但是,他卻不怎麽爽,因為他的職位升的太慢了,他這麽一頓狂幹,得罪了不知道多少權貴,結果卻只升到了正七品的都給事中,這不等於白幹了嗎?

他可不是什麽楊白勞,他也想升官,他也想掌權,但是,皇上就是不給他升,怎麽辦呢?

這個時候自然得找原因,他仔細一觀察便發現,皇上並不是不喜歡給人升官,相反皇上很喜歡給人升官,但是,皇上給人升官是有條件的。

這皇上,強硬的很,別人說什麽他不一定會聽,但是,他說什麽別人一定要聽,不聽,他就會很不爽,如果誰能幫他去硬鋼那些不聽話的他就會感覺很爽,你能讓他爽,他就會給你升官,你能讓他一直爽,他就會一直給你升官。

比如張璁,這家夥是正德十六年辛巳科進士,而且一開始並未授予官職,只是派往禮部觀政而已,也就是說,嘉靖元年的時候他還只是個沒有官職的白身呢。

不過,這家夥很會審時度勢,大禮議中,他堅定的站在嘉靖這邊,幫著嘉靖硬剛內閣首輔楊廷和內閣大學士楊一清,結果,一番爭鬥下來,這家夥的職位簡直就跟坐上了火箭一樣,蹭蹭蹭的往上升。

從觀政進士到刑部主事,再到翰林院學士,再到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再到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掌都察院事,再到太子太傅、謹身殿大學士,再到內閣首輔,他總共才用了八年!

這家夥的升職速度簡直前無古人,不過,後面有沒有來者就不知道了,因為夏言想向他學習,坐個火箭試試。

夏言覺著,自己要坐上這火箭貌似不是很難,因為硬鋼是他的強項啊,只是他沒剛對人而已。

至於怎麽剛對人,這個簡單啊,誰讓皇上不爽,上去幹就對了。

於是乎,夏言逮住個機會,跟內閣首輔張璁剛上了,因為嘉靖想將天地分開祭祀張璁不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