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戴宗和馬

引子

戴宗從懂事起,年邁的爺爺就告訴他,馬比人貴。

當然,馬腿也肯定比人腿稀罕。

戴宗七口之家,有幾畝薄地,除去官府賦稅,每年所剩無幾,度日艱難。

戴家的希望都放在那匹紅棕色的種馬身上。

這是方圓百裏最好的一匹種馬,膘肥體壯,生繁能力強盛,附近村裏的母馬交配都瞄上了戴家的馬。

官府也發話了,養好你家的馬,一年賦稅全免。

那不是馬,是戴家的命。全家裏當老太爺似的供著,舍不得騎,舍不得打。

一次,小戴宗牽著紅棕馬出去溜山吃草,這匹紅棕馬卻發瘋似的像團火般奔向山崖,墜入了深不見底的谷底。

小戴宗追趕不及,眼睜睜看著愛馬墜崖,不禁哇哇大哭,不知回家怎麽向父母交待。

哭得昏天黑地的小戴宗迷迷糊糊睡著了,夢裏他看見了一位白胡子神仙,說孩子別哭,你是天速星下凡,那馬兒是你的坐騎,本應下凡侍候主人,但如今被某位大神看中,調到更重要的崗位去了,我給你個寶貝來代替吧。

白胡子神仙給了小戴四個甲馬栓,並教授了使用方法。

戴宗醒來,身邊已多了夢中神仙所賜之物,戴宗按夢中神仙所教方法使用,果然健步如飛、日行千裏。

戴家少了一匹好馬,卻從此多了一個神行太保。

一招鮮、吃遍天,憑此特技,戴宗後來混進了公務員隊伍做了司法幹警(兩院節級),後來又隨宋公明反上了梁山,在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位,當上了梁山泊情報部門的頭目。

宋江被招安,戴院長本也混了個兗州府都統制的官職,不過一下山,帝國軍界老大童貫就找他,說你那四個甲馬拴能不能貢獻給國家,讓相關人員研究一下,看能否在軍隊實行批量化生產,那樣帝國軍隊就再也不缺馬了。

當年馬是戴家的命,現在這四個甲馬拴是戴院長的命,怎麽可能奉出。

為此戴宗幹脆連官也不做了,申請到泰安嶽廟陪堂,了此一生。

只要寶貝在他身邊,在哪裏他都可以睡上安穩覺。

至於帝國缺不缺馬,關他戴宗鳥事。

馬力,其實也是國力,這是中國兩千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條被驗證過無數次的真理。

從戰國中後期趙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宣告著中國古代戰爭從戰步時代進入騎步時代以來,騎兵已經被證明是冷兵器時代最強悍最機動最具有殺傷力的兵種。

而長期與中原漢民族相對峙的,是一群又一群西北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那裏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有粗野的漢子有成群的駿馬,這注定了塞外民族在騎兵上比漢民族擁有著巨大的天然優勢。

而漢民族政權先天的不足只能在後天惡補。

而每個王朝在建立之初,或許不缺兵,但一定少馬。

漢高祖劉邦建立他的西漢帝國時,出宮逛逛想找幾匹毛色純一的駟馬當乘騎都很困難,而手下的文臣武將們上下班的“專車”就只能是牛車了(“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這或許不能阻止劉邦在楚漢戰爭勝出並讓不可一世的霸王項羽自刎烏江,但在白登面對著數十萬匈奴騎兵就狼狽不堪了,要不是冒頓單於有個兇悍的老婆,老劉差點就被匈奴人帶到草原上“旅遊”了。泗水亭長知恥而後勇,他和他的子孫們一邊以女人和金錢換取和平,一邊休養生息,同時大力發展西漢帝國的馬政,設立了專門的馬政管理機構——太仆寺,並在設置國有牧場養馬的同時大力鼓勵民間養馬(文景時期頒布的《馬復令》有雲,養馬之家可以少出一人服徭役)。經過三代的經營,西漢帝國蓄積了國力也蓄積了馬力,漢武帝發動與匈奴的決戰時,他手裏已有幾十萬匹戰馬資源。在公元前119年決定漢匈兩大帝國命運的漠北之戰中,衛霍軍團除了擁有十四萬騎兵外,更是有十萬匹運輸馬匹,最終衛霍決勝千裏、封狼居胥,背後是帝國強大的國力和馬力在支撐。

李淵、李世民父子在晉陽起兵,手頭僅有千余戰馬,李淵抹下老臉向突厥人屈膝稱臣,以獲得突厥人的支持,為此他得到的突厥人厚禮是兩千匹突厥馬。即使占據長安北面稱帝後,李唐的戰馬資源依然是少得可憐,據統計,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帝國也僅僅擁有三萬六千匹戰馬。

李世民是馬上皇帝,他知道馬對他和他的帝國的重要性,他大力發展國內馬政,破格提拔養馬人才,任命張萬歲監管全國馬政,並從四夷引進良種,在隴西、平涼、天水、金城等地設置了幅員千裏的馬場。帝國的馬政在李世民手中取得突飛猛進,在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帝國遠征突厥時,張萬歲的馬場已經能為帝國提供十萬精騎,並留有十萬預備,到了貞觀末年,帝國的戰馬已發展到了七十余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