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官商之路 第一五二章 內畫筆筒

偶然結識了一位豪爽嗜酒的青年東方浩,一個風月場中的頭牌花魁若蘭,林沐風又在明月畫舫呆了一個上午才告辭而去。這東方浩和若蘭是何來路,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萍水相逢適逢其會而已,一旦分別便成路人,又何必那麽在意呢。

問明道路,林沐風踏著深深的積雪到瓷行去取了張風帶來的兩套精品琉璃文具,就回朱元璋賜給他的宅子去了。沒有見到張風,聽柳若長說他一大早就被武定侯府的人叫走了。

這兩套精品琉璃文具,他準備獻給朱元璋和朱允汶。當然,這不僅僅是簡單的送禮,他還有其他的意圖在內,送禮只是表達想法的一個媒介。他還要對這兩套琉璃文具進行內畫加工,主要是那兩個筆筒。

回到宅子,原先有些破敗的宅院已經整修得煥然一新,墻頭上的荒草也被清理一空。進了院子,一個家奴急忙迎上來,帶著他在府裏看了一圈,他滿意的望著這個看上去頗為精明強幹的家奴,笑了笑,“你叫什麽名字?”

家奴躬身恭謹地回道:“老爺,小的原本叫張翔,如今叫林翔了。”

林沐風微微一笑,“好,林翔,好名字!林翔,家裏的事務暫時就交給你了,家裏該置辦什麽你看著辦,如果要用銀子,你就去大明瓷行去找柳東家支出。”

“是,老爺!”林翔話不多。聲音低沉但很利索。

林沐風又是微微一笑,徑自去了內院家奴們為自己整理出的三間起居室,準備開始內畫筆筒。這兩個筆筒他必須要在今晚完成,明天上午待過了早朝覲宮獻給朱元璋祖孫倆,也算是自己表達“感恩”之情地方式吧。

起居室幹凈整潔,布置得即舒適又豪華。據丫鬟說,昨日朱嫣然帶著一群宮女和幾大車家具用品來。替他仔細布置了一番。書房裏,一張書案靠在窗前。書案上文房四寶俱全,一旁的書架上,滿滿一架子書籍,全是新書,看來也應是朱嫣然的手筆。

坐在書案前,林沐風凝神聚氣,將自己制作的一系列內畫工具擺在了書案上。

中國內畫傳至現代。分為好幾個流派,林沐風所學是魯派,但他又吸收了冀派內畫的技法和筆法。早在前世,不少工藝大師都贊他,博采眾長隱隱有獨創一派的勢頭。可惜,他還沒有來得及進一步將自己的內畫技法“發揚光大”,就穿越到了這大明王朝。林沐風嘆息一聲,拿起自己那管細鐵絲彎勾後纏上狼毫地內畫筆。探進了奶白色透明筆筒的內部邊緣,開始作畫。這筆筒是張風和王二根據林沐風地要求特殊燒制的,有兩層內壁,也就是說,林沐風的內畫將在兩層內壁之間進行。

林沐風的內畫繼承魯派厚樸古雅又揉進了冀派細膩流暢的傳統畫法,在此基礎上。把國畫的皺、擦、染、點、勾、絲等技法引入了內畫,追求“意境美”,講究“意存筆先,畫盡意在,以形寫神”的風格。舉例來說,他畫衣紋用“皴”法,過度色用“擦”法,衣服本色用“染”法,畫貓毛用“撕”法……運筆中快、慢、輕、重、提、按、轉折、暢澀、方圓等技法靈活運用,相輔相成。將傳統內畫技法發揮地淋漓盡致。

為了更加突出內畫。林沐風勾勒完基本的輪廓和構圖,突然停下筆。配置了一些淡淡的透明釉施在了筆筒的內部——也就是他即將作畫的內壁之上。筆筒內壁空間較大,內畫的余地較大,所以林沐風決定內畫兩幅相對較大的寫意畫。

……

到第二天拂曉時分,兩幅內畫終於大功告成。一幅名為“風雪夜歸人”,臨摹的是冀派內畫藝術大師雨農先生地成名作。畫面的絕大部分為用水墨留白表現叢林峻嶺和陰霾密布的天空,在畫面下方風雪中有一華衣老者騎高大駿馬,雄姿顧盼,與一紅衣青年在艱難地跋涉,旅途的勞累,風雪的肆虐都阻擋不了他們前進的腳步。在人物刻畫上,采用了簡略地古拙雋永的線條,在衣飾用色上則施以較濃重的色彩表現。人和樹形成有機的結合,人和物形成統一的整體,技法上蒼古之中透出了絲絲現代氣息。因為此圖所用水墨的黑白虛實對比,在渲染氣氛上具有極強的表現力,畫面寂靜荒寒,空蒙蒼茫的意境被完整地襯托出來。

另一幅是唐詩《《涼州曲》》的寫意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畫面主角是一威武戰將,一手持著寒光閃閃的龍泉劍,一手握著玲瓏剔透地夜光杯,對著香氣馥郁地葡萄酒,伴著激越的琵琶聲盡情暢飲。主題人物雖然只占了畫面一角,但卻寓繁於蔬,意境悠遠,筆墨細致剛勁而又淋漓奔放。把勇士醉臥沙場地曠達豪放,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英姿雄風都表現的神完意足。人物衣紋的運筆如行雲流水,筆觸有力的提按轉折表現著戰將的剛健威猛。畫面背景用清淡而灑脫的筆墨描繪,與主題人物細致剛勁的表現形成強烈對比,時而潑墨淋漓,時而枯索飛白,極具抽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