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衣裾渺渺 終成絕響(三)(第2/2頁)

看著皇帝變幻的神色,以及皇帝那隱隱投射在自己身上的、一閃而逝的猶豫和厲芒,鄭隴默然垂下頭去,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念頭。

鄭隴悄然擡頭望向了一側的太子李琦,卻見李琦的眼神中充滿著熊熊的怒火,心裏不由暗暗一嘆。這番行動,是他跟蕭睿暗中計劃好的,但在李琦等人眼中,他卻是被皇帝用高官厚祿收買過來的叛徒。

鄭隴轉過頭來,與章仇兼瓊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微微上前一步,躬身朗聲呼道,“皇上,臣是劍南道節度使,防衛劍南抵禦吐蕃乃是臣的本分,請皇上恩準臣即刻率軍南下。”

李隆基眉梢一跳,搖了搖頭,微微一笑,“鄭愛卿,劍南軍千裏奔襲救援關中,大軍人困馬乏,還是留在京師防衛京畿安全吧——朕就將朕的安危和京師數十萬百姓的安全都交給鄭愛卿了。”

“是,臣遵旨。”鄭隴暗暗一嘆,心道果然不出蕭睿所料,皇帝絕對不會放自己和劍南軍回歸劍南了。

……

……

李隆基猶豫了兩天,最終還是將駐紮在城外的嶺南和江南聯軍調去了劍南。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下旨冊封李亨為劍南安知使,代替皇帝行使抗拒吐蕃的權力,無形中等於是讓李亨掌握起數萬聯軍的兵權。

政治從來都是變幻莫測的,稍有一點政治敏感性的人的幾乎都在猜測皇帝的用意。李亨這個素日默默無聞的皇子突然橫空出世,出現在朝野的視野中,不能不意味著什麽。

李琦心裏郁悶之極,雖然臉上沒有表現出來。但在皇帝宣旨的片刻間,大殿上群臣們那古怪的目光還是讓他感到很憤怒,但又很無力。

李琦下了朝,回到自己的盛王府。見玉真正在廳中跟武惠妃談天,不由就陰沉著臉走了進去。

武惠妃一驚,低低道,“琦兒,怎麽了?莫非朝上出現了什麽變故不成?”

蕭睿不在長安,雖然心知蕭睿早有謀劃,但武惠妃等人還是心理有些極度緊張,稍微有些風吹草動都難以承受。尤其是鄭隴突然率軍進入長安,突然成為皇帝倚重的寵臣,權勢沖天,這些日子,武惠妃包括玉真在內,都有些不安。

不過,武惠妃是擔心太子和自己的前途命運,她們跟蕭睿是拴在一根繩索上的螞蚱,想要分開都不可能的。而玉真,則只是單純地擔心蕭睿。無論誰掌權,誰坐在那張寶座上,對於她來說都無關緊要,也影響不到她,她唯一掛念的是她心底裏無時不在的小冤家。

“母妃,皇姑……”李琦低低將朝會上的情形,以及李隆基對於李亨的冊封任命,還有群臣的表現都簡單說了一遍,然後無力地坐了下去,嘆了口氣。

武惠妃呆了一呆,“李亨?”

玉真的神色也漸漸地凝重起來,以她對皇帝的了解,她明白,如果蕭睿沒有後著,皇帝馬上就要宣布廢黜李琦的太子之位了。很有可能,下一任太子就是李亨。

對於李亨這個侄子,玉真並不是多麽了解。這個沉默寡言的侄子,很少出現在她的視野裏,以至於在很多時候,她根本就忽略了李亨。以至於,提起李亨,浮現在她面前的根本就是一張陌生而模糊的面孔。

玉真柳眉一挑,沉聲道,“太子,你稍安勿躁。在這種時候,你不能自亂陣腳……記住,你是大唐儲君,你有功無過,縱然是皇上,也不能說廢黜就廢黜了你。”

“嗯,我知道了,皇姑。”李琦長出了一口氣,挺直了腰身。

玉真緩緩起身來,慢慢向廳外走去,突然,她華麗的宮裙一陣飄移起來,她回頭望著李琦和武惠妃,“我要進宮去見見皇上。”

說完,玉真盈盈而去,她的幾個侍女趕緊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