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還都長安(三)(第2/2頁)

所幸,朝廷軍馬早有防備,以逸待勞幹掉了李琮。可是,萬一……

高力士心裏一顫,偷偷瞥了一眼李隆基的臉色。

李隆基的臉色果然非常陰沉。早在幾個月前,李隆基就開始暴跳如雷了。背地裏,罵了蕭睿不知道有多少次,而甚至在有些時候,那些話的粗野程度,讓高力士都覺得有些不忍卒聽。

高力士心裏暗暗嘆了口氣,蕭睿想要做什麽,他當然猜出幾分。既然他都能猜得出來,想必皇帝也不是傻子。

“等朕返京?”李隆基冷笑了起來,“蕭睿真是朕的肱骨之臣啊,朕在劍南被李琮20萬叛軍圍攻,他卻率軍躲在潼關不出,哼,坐視朕……”

他長長地出了口氣,臉色陰沉著。良久,他才淡淡嘆息道,“老東西,朕自問待蕭睿不薄,他何以如此對朕?你倒是說說看,他到底是想要做什麽?”

高力士猶豫了一會,低低道,“皇上,老奴認為,蕭郡王可能是護衛太子心切……”

“朕難道還比不上太子嗎?朕才是大唐皇帝,作為大唐臣子,他首先要護衛的是朕,而不是太子!”李隆基憤怒地咆哮起來,霍然起身,蒼老的手臂都微微有些抖顫,“在安西成立私軍,還私造火器火炮……”

說到這裏,李隆基戛然而止。心裏有些話,就是當著高力士的面他也不能直說。蕭睿的所作所為,在李隆基心裏早就該千刀萬剮了。但目前的局勢,他卻不能直接向蕭睿興師問罪,一旦將掌握重兵的蕭睿逼反,恐怕比李琮更加難以對付。

高力士情不自禁地嘆了口氣。

李隆基猛然一拍桌案,吼道,“傳朕的旨意。”

高力士身子一震,躬身下去。

“傳旨,褒獎靖難郡王蕭睿、劍南道節度使鄭隴、安西節度副使哥舒翰及以下眾將,守衛潼關、收復長安有功,待朕返京後另行封賞。”李隆基一字一頓地道,“老東西,你親自帶人趕往長安,再傳朕的密旨一道,速速命鄭隴率劍南軍離京返回劍南,以防吐蕃人進犯!”

高力士眉梢一跳,顫聲道,“是,老奴遵旨。”

高力士匆匆而去,李隆基大步出了大廳。不多時,一個小太監奔出刺史衙門,朗聲呼道,“皇上有旨,大軍啟程,禦駕即日返回長安!”

※※※

開元二十七年春三月初一,避李琮叛亂於蜀中的大唐皇帝李隆基終於在4萬余軍馬的護衛中,率逃難的滿朝文武大臣返回長安。

一時間,長安周遭風雲際會,大唐朝廷目下幾乎是全部的兵力都聚集在了長安外圍。蕭睿將手下8萬余軍馬一路駐潼關,一路進駐雍州,鄭隴就率軍守在雍州。而李嗣業則率2萬安西鐵騎隨蕭睿收復長安,接管了長安的防務。而在長安的西北方,還有哥舒翰的5萬安西遠征軍。

和風徐徐。長安正德門外。

官道兩側的柳樹上早已抽出了嫩綠色的新芽,李隆基的車馬倚仗緩緩向正德門行進著。他掀開華麗馬車的車簾,向城門口處遠遠地凝望了一眼。

只見城門口洞開,兩排殺氣凜然的黑甲軍卒手持陌刀巍然林立,年輕的太子李琦為首,蕭睿居左,章仇兼瓊和裴寬等留守大臣居右,正默然站在那裏。

李隆基面上浮起一絲憤怒,但很快便被淡然掩蓋了過去。他低低道,“快行!”

……

……

“兒臣迎接父皇禦駕來遲,請父皇恕罪!”李琦的面色有些漲紅,盡管心裏早有準備,但他一見到李隆基,心裏還是情不自禁的湧起一抹深深的懼怕。李隆基的積威之下,年輕的太子有了瞬間的惶然。

但他的目光與蕭睿略一交織,便又定下心來。

李隆基淡淡擺了擺手,“起來吧,太子留守長安有功,朕記在心裏。”

“臣蕭睿(章仇兼瓊、裴寬……)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蕭睿臉色不變,與章仇兼瓊等人一起拜了下去。

“靖難郡王勞苦功高,諸位愛卿平叛有功,朕自當一一褒獎。”李隆基朗聲道,死死地扣住攙扶他的一個小太監的手腕,小太監吃痛不禁低低呻吟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