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皇室秘辛(第2/4頁)

蕭睿微微一笑,“假如,只是假如——假如我被逼到那個份上,為了生存,我什麽事情都會幹的出來。”

李林甫突然就笑了,笑得蕭睿有些毛骨悚然。

“從見到你的第一眼開始,老夫就明白,你的本心裏其實是一個頗有野心的人,盡管你不會承認……”李林甫緩緩靠向了身後松軟的靠墊,“只是老夫很好奇,你到底有幾分把握?你要知道,一旦事敗,你的身家性命可就……”

蕭睿搖了搖頭,“不,嶽父大人,你錯了。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會那樣做,而我一旦那樣做了……”

李林甫輕輕嗤笑一聲,“那有什麽區別嗎?”

“你有這種心思,本身就是大逆不道。”李林甫玩味地一曬,“還說什麽萬不得已?”

蕭睿苦笑一聲,這個關於價值觀的問題,他沒法跟李林甫解釋,只能保持沉默。但他馬上又反應過來,李林甫方才說起李琦時稱呼的是盛王而不是太子,這意味著什麽?他將迷惑的目光投向了李林甫。

李林甫冷笑著,“老夫覺得,盛王這新太子可能要當到頭了。”

蕭睿陡然一震,霍然起身顫聲道,“嶽父大人,你的意思是?”

“慌張什麽?”李林甫斥道,“坐下,聽老夫慢慢說來。”

蕭睿長出了一口氣,慢慢坐了下去。

“今日你與讓皇帝一起飲宴,你覺得他為人如何?”李林甫突然沉聲道。

“寧王?”蕭睿一怔,“溫文爾雅,極有風度,正如世人所言,是一個仁義王爺。”

李林甫微微冷笑起來,“他仁義嗎?看起來,李憲的虛偽面目蒙蔽了很多人啊,恐怕也包括皇上在內。”

“當初,李憲之所以讓位,不過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很明白,當時的皇上坐擁重兵,如果他不讓位,頂多是再多一場宮廷政變罷了,他的下場不會比太平強多少。所以,李憲就選擇了急流勇退——急流勇退謂之知機,李憲的心機絕非常人所及。”

李林甫輕輕說著,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而他的知機,則為他贏得了一個仁義的美名。而就算是先帝和皇上,也覺得愧疚於他……於是,先帝就給李憲留下了一道密旨,而皇上嘛,呵呵……”

這些不是什麽新鮮事,蕭睿早就了若指掌。但接下來,李林甫所說的,卻讓他大吃一驚,甚至可以說有些不知所措。

“先帝、皇上和寧王,三人之間有一個協議,而這個協議,皇族中人多是知道的,只是秘而不宣罷了。那便是,皇上當著先帝的面承諾,將來他百年之後,要將皇位重新傳回寧王一脈……”李林甫笑了笑,“現在你可明白了?”

蕭睿倒吸了一口涼氣。怎麽會這樣?怎麽歷史毫無記載?難道,這是歷史的變數或者是被掩蓋起來的歷史塵埃?

但蕭睿馬上便定下心來。他笑了笑,“嶽父大人,這樣又能如何?皇上絕對不可能再將皇位傳給寧王的兒子,這是肯定的。這麽多年來,皇上怎麽肯將皇權易手?按皇上的性情,恐怕如果寧王敢張這個口,就是死路一條吧。”

李林甫撇了撇嘴,“不錯。這麽多年來,皇上一直沒有還政之心,在他的威權之下,皇族中人誰敢提及此事?除非是找死。不要說寧王的兒子,就連他自己的兒子,他都不舍得放權,遑論是外人。”

“只是你卻不知,這事兒不是這麽簡單。”李林甫嘆了口氣,“如果不是有備無患,有恃無恐,寧王怎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回京來?而眾多皇族親王、公主紛紛拋頭露面,你覺得這是偶然嗎?”

蕭睿眉頭一跳,但是沒有說話,只是手緊緊地攥緊了起來。

“當年,寧王當著先帝的面,跟當今皇上說了這麽一句:三郎,現在你比我更適合當皇帝,所以皇兄讓給你,但是,將來如果你的兒子不如我的兒子更適合當皇帝,那麽,你還是要讓回來吧……”李林甫嘴角的嘲諷之意越來越濃了。

“不能不說,當初的皇上還是很看重兄弟親情的,他一口就答應了下來,而且,還當著先帝的面發下了誓言,讓先帝擬了密旨……其實,在開元十二年,皇上就開始反悔了,他曾經無數次暗示寧王將先帝的密旨銷毀,但寧王卻給他來了個裝傻……最後,幹脆離京而去雲遊天下。”

“你倒是說說看,皇上這是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李林甫仰天打了一個哈哈,陰森森地道,“如果是老夫,老夫就直接下詔,將寧王一系徹底鏟除……這樣一來,什麽先帝的密旨,什麽皇族的秘辛,統統成為泡影——老夫就不相信,其他的親王公主們還敢說三道四!”

“皇上下手,現在也不晚。”蕭睿突然插話道,“皇上正值盛年,皇權之下,寧王和皇族中人算什麽?難道,他們還敢要挾皇上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