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安祿山逃了?(第2/2頁)

※※※

朝會剛完。

長安城裏的百姓驚訝的發現,皇城中破天荒地出來了皇帝華麗氣派的龐大儀仗隊伍。數百兵甲鮮明戒備森嚴的羽林軍縱馬護衛在最前方引路,而中間則有百余名太監和宮女簇擁著超級豪華的皇帝車攆,而車攆的後面,又有不少大唐文武大臣或步行、或乘轎跟隨,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大理寺衙門行去。

百姓們議論紛紛,又出大事了?他們已經記不清,多久沒有看到皇帝依仗興師動眾地出宮了。按照這些在帝都生活的百姓的經驗,一旦皇帝依仗如此排場地出宮,必然是朝中出了大事。

上一回,皇帝依仗出宮去太廟祭祀,不就出了前太子李瑛謀逆的大事嗎?

李林甫早早等候在大理寺衙門外。迎接進了皇帝、太子和一眾前來聽審的滿朝文武大臣,李林甫緩緩走上自己的主審台,神色微微有些古怪。

皇帝突然下旨要他開堂再審,而且還說要親自來聽審,這種出奇的舉動告訴李林甫,皇帝已經掌握了為王忠嗣開脫的相關證據。至於皇帝手裏掌握了什麽,李林甫不知道,其實也懶得去想,對於他來說,早些結案,早些將那安祿山送上斷頭台,他也好早些回家靜養。

最近,他的身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那些爭權奪利和關心朝政的心思也隨之淡了些。

蕭睿患病在家靜養,是不能來聽審了。

李林甫向皇帝和太子躬身一禮,強行忍住一陣突如其來的咳嗽欲望,“皇上,太子殿下,老臣可以開審了嗎?”

李隆基點了點頭,“開始吧。”

李林甫起身站直,還是忍不住原地咳嗽了起來。他撫住胸口,緩緩走回案桌背後,坐下。然後定了定神,猛然一拍驚堂木,喝道,“帶王忠嗣!”

王忠嗣緩步走進大堂,緩緩跪倒在李隆基和李琦面前,朗聲道,“臣王忠嗣,拜見皇上,拜見太子殿下!”

李隆基淡淡一笑,“平身。”

王忠嗣心中淡定,皇帝帶著眾臣前來聽審,更加讓王忠嗣覺得,距離真相大白的時刻已經並不遙遠了。只是王忠嗣目下很是好奇的是,蕭睿是怎麽掌握安祿山構陷自己的證據的?

李林甫淡然一笑,“王忠嗣且一旁候著。來人,傳範陽節度副使安祿山到堂!”

……

……

李林甫傳了好久,都沒有見安祿山的蹤跡。派去安家的衙役惶然失色地跑進來,跪倒在地呼道,“相爺,安祿山安大人府中無人……”

跑了?逃跑了?李林甫心頭一跳,他早就有預感,自打昨日皇帝下了那一道聖旨後,他就有這樣的預感:可不要讓安祿山得到消息後跑了哦。

在他看來,既然皇帝下旨了,安祿山定然已經被宮裏控制起來吧?可結果——李林甫望著李隆基那張鐵青的面孔,遲疑著問了一聲,“皇上,這……”

李隆基冷哼了一聲,“他逃不了。楊元嗣,呈上你的證據來。”

……

……

在楊元嗣的哭訴下,在李隆基的主持下,此案被草草結束,缺席審判了安祿山死罪,誅殺九族。可等羽林軍包圍起安家進行抄家時,只在安家發現了一些下人。安祿山的直系親屬和妻妾,居然早就暗中逃逸了。

拷問安家下人得來的消息是,幾乎是在楊元嗣出宮的同時,安祿山就席卷金銀細軟帶著妻妾子女倉皇出了長安,不知所蹤。充滿著大唐皇帝怒火的聖旨飛出長安城,馳向大唐各州府縣,嚴令各地緝拿安祿山。

安祿山還是逃了,李隆基怒氣沖沖地回了宮。安祿山逃了,皇帝並沒有太放在心上,畢竟安祿山拖家帶口的還能跑到哪裏去?只要還在大唐的疆土上,他就是繩子上的螞蚱,逃不出皇帝的手掌心。可關鍵是,安祿山究竟是怎麽得到消息的?

一想起自己身邊有了“內奸”,李隆基心裏的怒火就難以遏制。可他剛剛回宮,高力士就又匯報了一個讓他更加憤怒的消息:他的貼身小太監椿象失蹤了。

從昨夜起,就沒發現人。而其他太監在椿象的住處發現,他的金銀細軟都已經清理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