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節 揚帆出海

戰役結束之後,朱祁鈺進行了防禦性的部署。當時,大部分將領都主張繼續進攻,甚至連楊天奉都認為應該乘勝追擊,利用奧斯曼帝國陣腳大亂,後方防禦部署完全沒有到位的機會,派遣騎兵向伊斯蘭堡發動進攻,一舉消滅奧斯曼帝國。不過,朱祁鈺卻根本就沒有理會這些將領的意見,直接下令,讓部隊在新的戰線上轉入了防禦狀態。當然,朱祁鈺這麽安排,有很多理由。

讓朱祁鈺放棄繼續進攻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戰役目的已經達到,而要實現戰略目的,進攻不是最好的選擇。二是軍隊需要休整,幾支主力部隊都連續作戰數日,已經達到了官兵體力極限,必須停下來休整,而且補充彈藥物資需要時間。三是,完成新占領區的控制,調遣其他國家的軍隊也需要時間。正是這三個原因,讓朱祁鈺決定暫時轉攻為守,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朱祁鈺沒有說出來,不過他會用行動告訴手下的將領。

這次戰役的三個目的,分別是:大量殲滅奧斯曼軍隊的有生力量;扭轉戰場局面,迫使奧斯曼軍隊轉為戰略防禦;將戰線推進一百到兩百裏,將東部與南部戰區銜接起來。從戰役的結果來看,這三個目的都達到了。顯然,戰役已經獲得了勝利,也取得了成功。而戰役是為戰略服務的,而在針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戰略目的自然是要徹底消滅奧斯曼帝國,而要做到這一點,殲敵有生力量是關鍵中的關鍵,只要消滅了奧斯曼帝國的主力軍隊,那麽就消滅了奧斯曼帝國,如果沒有消滅奧斯曼帝國的主力軍隊,就算攻占了奧斯曼帝國的首都,那也算不上是完全的勝利,奧斯曼帝國的勢力仍然可以在其他的地方死灰復燃。為了達到這個戰略目的,那麽通過有效的戰役部署,並且利用每一次戰役來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就是最為重要的了。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明軍繼續進攻的話,以眾多騎兵軍的快速突擊能力,以及騎兵部隊在得到了炮兵支持後的強大陣地戰實力,要攻打伊斯蘭堡,甚至是打下伊斯蘭堡,確實不成問題,也許就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朱祁鈺就可以到伊斯蘭堡去慶祝勝利了。但是這個勝利是不完全的。奧斯曼帝國在歐羅巴那邊還有著廣袤的土地,而明軍在攻占了伊斯蘭堡之後,還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來控制住奧斯曼帝國在亞洲地區的領土。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內進軍歐羅巴,這就給了奧斯曼帝國喘息的時間,導致的結果就是戰爭時間延長。顯然,與其讓奧斯曼帝國被迫退到歐羅巴去休養,還不如引誘奧斯曼帝國將更多的兵力投入到亞洲戰場上來,耗幹奧斯曼帝國的所有力量,以此來獲得徹底的勝利。

對於明軍自己來說,在經過了這場大規模戰役之後,六個參戰軍的官兵已經非常疲憊了,特別是近衛軍,第一軍,第二軍以及第九軍,幾乎都連續作戰好幾日,官兵幾乎沒有得到休息的時間,而這四支部隊都是主力,其中三支是騎兵部隊,如果讓他們繼續進攻的話,顯然,這只能拖垮他們。除了官兵的體力之外,作戰物資的補充也需要時間。當時第一軍就已經出現了物資短缺的情況,而且第二軍與第九軍在攻占了摩蘇爾之後,也沒有立即得到所需要的全部物資。而等待下一批物資運抵白羊王國,這更需要時間。

戰線推進的一個結果是壓縮了奧斯曼帝國軍隊的活動空間,而另外一個結果就是,新出現的戰區需要花時間來穩定。當時,負責前線地區,也就是戰線後方地區的控制任務的是白羊王國的軍隊,以及聯合軍團,而主力就是白羊王國的軍隊。而這次明軍一次性的將戰線推進了一百五十裏到兩百五十裏,白羊王國的軍隊需要充足的時間來穩定新占領區的局勢,控制住這一地區的居民。當然,在明軍承擔了主要的進攻任務之後,白羊王國的軍隊基本上已經從一線戰場上抽調了下來,不再需要他們去守衛防線了。

這三個原因是朱祁鈺用來說服手下將領的,當然,就算他不給出理由來,只下一道命令,那些將軍們也自然不敢多言了。當然,轉入防禦狀態只是暫時的,而且朱祁鈺也保證,將在軍隊恢復了精力,作戰物資得到了補充,以及新占領區的局勢穩定下來之後,立即發動下一輪進攻行動。不過,在此之前,防禦任務還是要安排下去的。

當時,負責戰線防禦的主要是第三軍與第一軍。其中,第三軍負責守衛東部防線,第一軍則負責守衛以安條克為核心的南部防線。除此之外,朱祁鈺還將第八軍調到了前線來,將第八軍部署在了摩蘇爾,負責第一軍與第三軍防線的結合部的防禦工作。摩蘇爾的安全直接決定著明軍整條防線的安全,讓第八軍來負責這裏的防禦工作,自然是最為穩妥的了。當然,第八軍在後方的工作也全都移交給了聯合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