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節 聯合艦隊的覆滅

“技術決定戰術”這句話,在海軍中的體現是最為明顯的。每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都將帶來戰術上的革命,比如火炮,裝甲,蒸汽機,高能炸藥,飛機等等新技術兵器的出現,都將給海戰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現在比較公認的是,“無畏”艦出現,是徹底終結風帆時代海戰戰術的一個轉折點。而在此之前,海上作戰戰術的核心不是進攻,而是防禦。即使是在總體戰役與戰略上處於進攻態勢的一方,在海戰戰術的表現上,仍然往往以防禦為主,並且主要通過防禦來打敗敵人,殲滅敵人!

可以說,自火炮成為海戰的主戰兵器之後,從玉浦海大海戰開始,在眾多的海戰中,防禦型戰術是整個海戰戰術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明帝國海軍中,防禦性戰術思想的地位幾乎是難以動搖的。這種防禦性戰術思想的影響還不僅僅是在風帆時代,即使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日德蘭海戰時,防禦性戰術思想仍然是擁有優勢一方的基礎。當然,明帝國海軍可以說是最為倡導這種戰術思想的,直到二戰爆發之後,明帝國海軍的戰術思想才逐漸轉變為進攻型的,當然,為此,明帝國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代價。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風帆時代的幾百年時間裏,防禦性戰術思想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特別是在明帝國海軍中,這幾乎成為了唯一的正統戰術思想,而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有技術,以及特殊過情兩個因素!

在技術方面,風帆時代海戰的最大特點就是,戰艦本身並無充足的行動能力。不管是在海戰,還是在航行之中,風帆時代的戰艦,都必須要準確的掌握風向,並且利用起風力來控制戰艦,驅動戰艦航行。在當時,雖然很多國家沒有設置副艦長(大副)這類的職務,不過,帆纜長是戰艦上名副其實的二號人物,這也就能夠看出來,在風帆時代,戰艦的行動其實是不自由的。正因為需要依靠風力,而無法隨意航行,同時又要盡量的保持艦隊的陣型,以集中力量打擊敵人,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采用指揮方式比較簡單的防禦陣型作戰,而不是指揮方式極為繁雜,而且難以協調的進攻戰術來達到作戰目的。當然,如果雙方勢力差距太大,占據了絕對優勢的一方,也會在處於風向有利的情況通過進攻來獲得勝利。不過,在大部分的作戰行動中,不管是實力上占優勢,還是劣勢的一方,其實都更希望能夠通過防禦戰術來與敵人作戰。

從根本上講,就是這一時代的技術條件決定了,防禦的一方有著絕對性的優勢。在地面戰場上,坦克等裝甲突擊力量出現之前,防禦的一方就有明顯的優勢。同樣道理,因為技術原因的限制,防禦的一方在海戰戰場上的優勢也是相當明顯的。除非在實力上,或者是某些技術方面超越了對手很多的話,不然,不會有海軍將領會輕易的選擇進攻,而是會通過防禦來擴大手裏的優勢。當然,真正優秀的將領,能夠準確的利用戰場上的風力與風向,以及敵人的作戰意圖,來迫使敵人發動進攻,這就更能夠擴大防禦一方的優勢了!

而導致明帝國海軍在數百年之內都盛行防禦戰術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明帝國的特殊國情。可以說,在數百年的風帆時代的海戰中,明帝國的主要敵人都是歐羅巴的那些海上強國。雖然,如同英格蘭,荷蘭,法蘭西等國家都曾經多次被明帝國給打敗。不過,這些國家從來就沒有放棄過要與明帝國競爭,並且從明帝國手裏奪取海上霸權的想法。因此,自從顧成林率領大西洋艦隊遠征歐羅巴開始,明帝國海軍的主要戰場不是在鄰近明帝國的南洋,西洋與東洋,而是在大西洋上。這就造成了一個非常現實,而且幾乎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那就是,明帝國需要維持的海上補給航線實在是太漫長了!

數百年來,除與保護本國的造船工業,並且保護建造戰艦的技術,明帝國除了在獅城的樟宜港建造了一座海軍造船廠之外,在其他的所有海外領地,以及海外的海軍基地都最多只有修船廠,而沒有造船廠。也就是說,明帝國的所有戰艦基本上都是在國內建造的,而這些新建造的戰艦需要長途跋涉,航行數萬裏才能到達大西洋。顯然,這種漫長的海上航行給明帝國海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而最直接的麻煩就是,在前線作戰的任何一支艦隊,如果出現了重大損失的話,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迅速的補充,特別在電報出現之前,光是一泛一往,就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在算上後方組織新艦隊的時間,至少都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將新的艦隊派到前線戰區去。

這個問題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從顧成林開始,數百年來,帝國的每一個優秀將領都會在作戰的時候盡量的保存艦隊的實力,甚至很多時候,為了保存艦隊的戰鬥力,不惜做出讓步,避免與敵人作戰。當然,能否保存艦隊實力,這本身就是考核海軍將領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要做到這一點,那麽,就必須要充分的利用起戰場上的每一種優勢,而這就自然讓明軍將領在作戰的時候,首先考慮防禦戰術,然後才會考慮是否通過進攻來達到目的。在很多情況下,很多將領甚至會在確定無法通過防禦來達到作戰目的的情況下,幹脆利落的放棄作戰行動,以保存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