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節 萬炮齊鳴

自從明帝國將火炮小型,輕型化,讓火炮能夠伴隨步兵進行野戰之後,火炮就擁有了大規模使用的基礎,隨後,在戰場上集中使用火炮,成為了新的戰術思想核心。直到兩百多年之後,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的拿破倫時代,集中使用火炮都是地面戰爭的不二法則,而且這也成就了眾多有名的將領!不過,直到書百年之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都沒有任何一場戰鬥打破了明軍在進攻名古屋戰鬥時使用火炮的規模——一次投入五千門火炮,及時是在機械化戰爭時代,這也絕對算得上是超大規模的打擊火力了!

數百門火炮炮擊十就足以產生地動山搖的震撼感,設想一下,當五千門火炮一起開火的時候,那會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至少,站在戰場上的明帝國皇帝朱祁鈺很難用任何一種文字來形容這種感覺!當炮擊開始之後,整個大地都震動了起來,而且硝煙迅速的就籠罩在了整個戰場上空,持續不斷傳來的爆炸聲,就如同一波接一波的巨浪襲來一樣,讓任何人都感覺到如同被巨大的力量所撞擊著一樣,雖然,這僅僅是聽覺與視覺上的感受,不過身處戰場的每一名明軍官兵都深有體會,這絕對會是一場將在歷史上留下最濃重一筆的戰鬥,一場徹底改變戰爭面貌的戰鬥!

炮擊持續了一整日,因為規模實在太大,所以每個炮兵團都有各自的炮擊目標,而且是以團為規模進行炮擊的。同時,朱祁鈺也不擔心彈藥的問題,運輸船隊早就送來了數十萬發炮彈,而且,大量的運輸船沿河而上,直接將其運載的炮彈送到了前線陣地上來,減少了後勤保障的麻煩。

到了夜間,大部分的炮兵都停止了炮擊,只有部分炮兵還在繼續發射著炮彈,騷擾著城內的叛軍。不過,炮擊聲,還有炮彈的爆炸聲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偶爾,多個炮兵團還會進行一輪集中炮擊,以讓城內的叛軍根本無法休息。

這樣的打擊持續了三日,打掉了近百萬發炮彈之後,朱祁鈺才下令發動了真正的進攻。當然,在步兵與騎兵進攻之前,各炮兵團已經調整了目標,集中炮擊南面與東面的城門,城墻。數輪炮擊下來,南門首先被轟開,隨著步兵向前推進,負責掩護南面步兵進攻的三個炮兵團也迅速的轉移到了更前面的炮兵陣地上,開始用炮彈壓制城門內的叛軍。

第十軍的一個步兵師迅速的占領了南面的城門,並且控制了城門內的一片廣場,建立起了防線。而第十軍的一個炮兵團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了城內,在近距離上為步兵提供炮火支援,並且轟擊城內的建築物,打掉叛軍的防禦據點。還好,名古屋是建立在沖擊平原上的城市,不僅土質松軟,而且周圍有很多條河流,並不適合建設地下防禦工事,所以叛軍無法在城內修建地下工事,只能在地面上與明軍作戰,這樣一來,叛軍出了挖掘簡單的防炮洞之外,幾乎無法抵抗明軍強大的炮火打擊!

隨著南門被突破,當日下午,負責東面進攻的第十二軍也取得了突破,東門以及附近的一段城墻被完全轟塌,第十二軍的步兵迅速的占領了城墻附近的陣地,並且部署好了防線,然後在炮兵的掩護下,逐步向城內推進。

隨著兩個方向上都取得了突破,負責火力支援的炮兵也開始迅速的向前轉移。到傍晚時,至少有八個炮兵團在近距離上為步兵提供支援,另外的炮兵團則開始轟擊城內叛軍的據點,進行遮斷式炮擊,讓囤積在城區中央的叛軍無法支援外圍的戰鬥!不過,名古屋是一座大城,數十年來,這都是日本最大的城市,人口數量甚至比長崎還要多,城區規模更大。在叛亂發生之前,名古屋的居民達到了五十萬之多!明軍僅僅占領城區邊緣是不夠的,而要想攻占整座城市,那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當天晚上,攻城的主力軍隊投入了戰鬥,這就是楊天奉率領的第五軍。在火器大規模投入使用之前,騎兵是不適合攻城戰鬥的,因為步兵完全可以依靠城市裏的建築物,為騎兵設置陷阱,而且城區也將限制騎兵的機動能力,而失去了機動能力的騎兵根本就不是步兵的對手。不過,在明帝國為騎兵裝備了短銃與火槍之後,騎兵的沖擊力在攻城作戰中就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了!

當時,明軍騎兵的標準裝備中都有短銃,每名騎兵有兩把三眼短銃,裝填滿了子彈之後,可以連續發射六發子彈。雖然三眼短銃的再裝填很麻煩,不過能夠在短時間內發射六發子彈,就足以對付很多敵人了。而且,城區內的戰鬥距離多半都在五十步之內,甚至在二十步之內,這正好是短銃的有效射程。當然,如果有必要的話,騎兵還可以在攻城的時候帶上一把馬槍,如果突擊受阻,還可以轉為地面戰鬥,利用馬槍與敵人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