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二人同心(第2/2頁)

謝道韞翻開《明聖湖論玄集》,唇邊帶著一抹謔笑,聲音一改婉約低沉,清泠泠地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我與陳郎君持此芻狗論,請諸葛公子問難。”

諸葛曾好歹是主談者,不能一言不發,王弼的《老子注》他是熟讀的,率爾說道:“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矣,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喻無所愛惜也。”

範武子眉頭微皺,諸葛曾早早下結論說是“天地聖人無所愛惜”,這雖是王弼的定論,但也容易遭到反駁啊,當下靜聽不言,看謝道韞與陳操之如何反駁——

圍屏後半晌無聲,謝萬奇道:“道韞,何以不應答?”

謝道韞道:“不有助談者嗎?”

陳操之“噢”了一聲,說道:“不仁有兩,不可不辯,一如《論語陽貨》之‘予之不仁也’或《孟子離婁》之‘不仁暴其民’,此不仁為涼薄兇殘也;其二如《素問》之‘不痛不仁’,此不仁為麻木癡頑也。前者忍心,後者無知,天地不仁,蓋類後者。”

此言一出,舉座嘩然,陳操之說天地不仁是無知,這實在是驚世駭俗了。

範武子眉毛軒動,擡眼看著陳操之,這是險論啊,陳操之敢持此險論,要麽是無知,要麽是自恃才高,這已經不是諸葛曾所能辯難的了,現在該他這個助談者應辯,範武子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故芻狗萬物,乃天地無心而不相關、不省記,非天地忍心、異心而不憫惜也,王弼雲‘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並非無知。”

陳操之等了一會,圍屏後的謝道韞一言不發,看來是全賴他這個助談了,便說道:“天地無心亦無知,大風傾舟、飄瓦觸額,雖滅頂破額,而行所無事,出非其意也。”

範武子問:“敢問陳公子,那麽聖人無仁當作何解,聖人亦無知乎?”

陳操之道:“聖人雖聖,亦人也,人有心也,其不仁,或由麻木,而多出殘忍,以兇暴為樂,聖人與天地合德,克去有心以成無心,消除有情而至無情,化解殘暴,全歸麻木,其受苦也,常人以為不可堪;其施暴也,常人以為何忍,而聖人均泰然若素,無動於中焉,雖非無知,亦類無知。”

範武子暗暗佩服,當即引經據典,與陳操之激烈辯論——

圍屏後的謝道韞聽而樂之,從沒有這樣輕松適意過,好比急風暴雨自有陳操之為她頂著,心情好極,臉上笑意不絕。

陳操之與範武子辯論良久,互不能屈,待範武子再次侃侃而談時,陳操之以指節輕叩身前小案,低聲道:“英台兄助我。”

圍屏後的謝道韞嫣然一笑,“嗯”了一聲,她方才細聽雙方辯難,已有理屈範武子的計較,等範武子說罷,便道:“《莊子大宗師》有言‘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也乎?所謂人之非天乎?’”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聖人師法天地為多事,凡夫不師法天地反得便宜,這是莊子獨有的機辯。

謝道韞又道:“天地不仁,明事之實然,格物之理也;聖人不仁,示人之所宜然,治心之教也,至於人與天地合德而成聖,則事願或相違,心力每不副,此非小女子所知也。”

範武子默然。

謝萬擊節贊道:“妙哉此論。”

陳操之身後的冉盛聽得昏昏欲睡,這時聽到“妙哉”二字,趕緊吼了一聲“確實妙哉!”

聲震屋瓦,眾人都嚇了一跳,隨即哄堂大笑。

謝萬笑道:“再請諸葛公子出題。”

諸葛曾問範武子當出何題?範武子沉默了一會,搖頭道:“不用出題了。”

諸葛曾詫異道:“為何?”

範武子道:“我一人如何敵得過他兩人!”

圍屏後的謝道韞聽到這句話,不由得暗暗歡喜,很有二人同心、其利斷金的感覺。

諸葛曾面有慚色,瞪了陳操之一眼,略坐一會,便即告辭。

範武子問陳操之:“足下寓所何處,我當來拜訪。”

陳操之微笑致意:“暫寓顧中丞府上,企盼範兄蒞臨指教。”

範武子又朝顧愷之一拱手,隨諸葛曾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