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二章 夜宿碧蹄館(第2/2頁)

綾陽君李倧道:“沒有宣武祠的天朝英烈,就沒有今日之朝鮮,張天使謁宣武祠緬懷先烈正合其宜。”

綾陽君李倧在光海君面前一向顯得很忠心,光海君即位時李倧才十三歲,所以光海君對李倧沒有什麽疑心,李倧是得到光海君信任的少數幾位李氏王族之一,鄭仁弘沒有想到李倧會當面反對他的建議,這讓鄭仁弘很不悅,冷冷看了李倧一眼,心道:“你不能揣摩大王的心意,你的榮華富貴也就到頭了。”

張原道:“明日先祭拜宣武祠,再謁宣聖廟。”

……

夜宿碧蹄館。

碧蹄館雖大,但住進了幾百號人和車馬,館外還有一千兩百軍士,喧囂聲沸沸揚揚,到亥初時分才漸漸平靜下來。

綾陽君李倧與張原在館舍對弈,貞明公主跪坐在一邊觀戰,李倧也不知道自己這位年少的姑母會不會圍棋,但貞明公主看棋很專心,端坐不動,睫毛不時忽扇時,眼風會飛快地朝張原一掃——

天氣比較悶熱,張原綸巾折扇,意態閑適,他與李倧下棋只是幌子,目的是為了密談,問李倧道:“三日前建州納蘭氏一行就入住這碧蹄館嗎?”

李倧點頭道:“是,建州女真來的十三人就住在碧蹄館之北館,客商打扮卻住驛館,右贊善樸規還與他們長談,這些人真把忠於大明的忠義之士當作木雕土偶了。”

張原問:“光海君接見了納蘭巴克什沒有?”

李倧道:“尚未有消息傳回。”

張原道:“越近王京,事情越急,若讓納蘭氏走脫,大勢去矣。”

碧蹄館離漢城只有四十裏,明日就要入城,到底如何舉事還未確定,焦慮、忐忑、驚懼、不安,讓綾陽君李倧沒有了下棋的興致,起身道:“在下這就去看看有沒有消息傳來。”

李倧走後,張原獨自在燈下敲棋思索,忘了還有貞明公主坐在旁邊,一顆棋子敲在棋枰上又拈回指間,如此反復,沒完沒了,張原的眉頭一直深鎖,也不知沉思了多久,忽聽門外有錦衣衛稟報:“張大人,綾陽君殿下突犯暈眩之疾,請金處士高徒去為他針灸驅疾。”

張原瞿然起身,這時才看到坐在一邊的貞明公主,貞明公主也很快站起身來,有些吃驚地望著張原,張原道:“我讓人送你去看望綾陽君殿下,若不出我所料,綾陽君殿下應該是想讓你為我傳遞一下消息。”

張原請穆敬巖和洪紀、洪信三人護送貞明公主去綾陽君殿下的住所,大約過了三刻時,貞明公主回來了,臉有驚惶之色,提筆寫道:“前日傍晚,光海君微服與建州女真使者在漢江樓相見,但此後建州使者額爾德尼一十三人俱不見了行蹤,王京內外,皆無音訊,查訪不得。”

張原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說道:“那些人沒有翅膀,不可能飛得無影無蹤,想必是光海君把那一十三人隱藏在一處秘密住所,要等我冊封世子踏上歸程後再讓納蘭氏一行回建州,這樣免生事端。”

貞明公主寫道:“那大人該如何應對?”

張原道:“一定要找出建州人住在漢城哪個地方,一十三人總會留下蛛絲馬跡,但這恐怕需要一點時間。”凝思半晌,對貞明公主道:“不要著急,待明日祭拜了宣武祠再議對策。”

五月十四日一早,大明使團啟程,路上耳目眾多,張原不便與綾陽君李倧深談,只借慰問李倧身體不適之機說了幾句,李倧道:“光海君之所以要把建州使者隱藏起來,是因為小北派官員申時敏、李元翼等人聽聞光海君與建州奴爾哈赤有來往,上疏力諫,光海君為避人耳目,這才讓建州使者暫時躲藏起來,唉,申、李等人這反而是誤了大事了。”

張原讓李倧莫急,多派可靠人手仔細探訪納蘭巴克什等人可能的藏身之處,李倧點頭,這時柳東溟過來詢問綾陽君貴體安否,張原閑話幾句,策馬而行。

巳時初,浩浩蕩蕩的一行人到了接官廳,光海君遣都承旨奇世石迎接天使,並與兩位天使商議接詔、冊封之事——

該是掀起波瀾的時候了,張原道:“在下聽聞貴邦大王與建州奴酋有往來,對我大明有二心,在下將奉詔歸國,奏請朝廷處置此事。”

鄭仁弘、柳東溟、奇世石等人大驚失色,張原都到了漢城西郊卻說要奉詔還京,這讓他們驚愕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