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五章 謀定龍山巔(第2/2頁)

金處士斷然道:“能。”

張原道:“那就好。”

金處士靜等張原後話,但張原說了“那就好”三字後就沒話了,金處士問:“張大人將如何對付建州使者?”

張原道:“金處士,說說你們有什麽計劃吧,在下只能給以道義上的支持。”

金處士臉露笑意:“我輩正需要上國天使的道義支持,不瞞張修撰,敝邦朝野反對光海君的人甚多,但因為無人首倡反正,如一盤散沙無法凝聚,而且也擔心大明朝廷不承認我等的撥亂反正之舉,今有仁穆大妃密詔,又有天使支持,此事必成。”

光海君的地位得到了大明朝廷的承認,金處士一方若起兵反抗光海君,會被大明視為叛逆,若一旦派軍幹涉,那是金處士乃至仁穆大妃一方無法承受的,所以他們才迫切需要得到張原的支持——

張原道:“建州老奴虎視眈眈,貴邦萬不能內亂,必須盡快控制住局面,不然一旦演變成兩派內戰,那正給了奴爾哈赤可乘之機——你們有此把握嗎?”

金處士躇躊道:“柳東溟掌握了內禁軍,王京守衛也都由光海君親信統領,倉促間如何能策反,而京畿外的軍隊又不能無緣無故進入王京,張修撰可有良策?”

山下的大同江傳來“咚咚咚”的鼓聲,那是端午龍船鼓,朝鮮對端午節也極為重視,午後陽光耀眼,張原眯起眼睛看江上龍舟,卻只聞鼓聲,不見龍舟——

張原深吸一口氣,下定了決心,說道:“我明日準備啟程赴漢城,你們於途中再覓死士制造一場刺殺案吧,注意,別傷害到我方人手,個別人受點輕傷無妨,這樣你們就可借此理由派京畿外的軍士護送我入京,有一千軍士足以行大事了——如此安排還有難處嗎?”

金處士手中的竹杖重重往地下一戳,壓抑著喜意,說道:“天使睿智,此計大妙——好教天使得知,光海君聽聞天使貴體欠安,已派人再來問候並迎迓天使入王京,那人就是我方之人。”

張原“哦”的一聲,問:“是哪一位?”

金處士道:“那位貴人昨日已奉王命過碧蹄館,天使明日從西京啟程的話,大約會在鳳山郡相遇,至於那人是誰,草民就先透露一下,那人身份尊貴,是光海君之侄,爵封綾陽君,諱倧。”

張原心想:“綾陽君李倧就是代光海君為王的朝鮮仁祖,很好,這算是找對人了,大事必成。”說道:“我有言在先,大明皇帝已經承認了光海君的地位,所以你們僅憑已被廢黜的仁穆王後的手書來反對光海君是難以服眾的,在道義上並不占上風,必須抓住光海君與建州奴酋交往、對大明懷有二心、罔顧壬辰再造之恩這一點來譴責光海君,只有這樣,我才好支持你們,以後也能得到大明朝廷的支持。”

金處士連連點頭道:“天使所言極是,大明與敝邦義即君臣、恩猶父子,光海君忘恩背德,神人共棄。”

張原點點頭,以光海君不忠於大明為由來推翻光海君,那麽繼任的朝鮮君主只有對大明更加忠誠,因為這是其即位之基,而且借此機會除掉奴爾哈赤的重臣納蘭氏,奴爾哈赤必遷怒朝鮮,此後朝鮮必與大明齊心協力對付建州女真,這才是張原苦心孤詣要達到的目的——

張原道:“那我先告辭了,刺客之事金處士要立即安排好,其實驚擾一下即可,不必造成人命殺傷,我會要求柳東溟加強保護,但那些保護的軍士必須是你方的人,不然的話就白費力氣了。”

金處士道:“天使初四日啟程,初六日將至黃海道,那裏的節度使李貴是綾陽君親信,刺客就在那裏動手驚擾天朝使團,綾陽君隨後趕到,正好提議由李貴領軍士護送天使,這樣不會引起柳東溟的疑心。”

張原道:“很好,建州使者要全程監視,也莫要打草驚蛇,有事盡量報知我。”

金處士對這個年少的大明天使現在是衷心佩服,簡直是《三國》裏的智謀高人啊,他們一直受困於無法調兵靠近王京,張原三言兩語就為他們指出明路,這等謀略才智,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