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二章 太極宗師(第2/2頁)

王大智原先與張原關系尚可,但自張原與方從哲因大辯論之事而徹底決裂後,王大智就再也沒有私下見過張原,王大智今日來卻是為了京察之事,他知道張原不在丁巳京察之列,他想聽聽張原對這次京察的看法,最主要的是為什麽皇帝至今不批準舉行京察?

賓主坐定,上茶,王大智先詢問張原為何要請纓出使朝鮮,張原隨便解釋了兩句,王大智意不在此,即轉換話題道:“皇帝至今不肯舉行京察,不知出於何考慮,無為而治也不能這麽無為啊,連六年一次的京察都不舉行了,這朝政如何能不敗壞!”

張原直言道:“皇帝聖明,很清楚現在京察已淪為黨爭的大棒,因此將所有關於京察的奏疏一概留中,是想不了了之。”

王大智默然無語,半晌訕訕道:“這京察只怕拖延不過去吧。”

張原道:“自國本之爭始,皇帝就是這麽一直拖延過來的。”

王大智搖了搖頭,又與張原談了幾句,便起身告辭,張原送出門外,拱手道:“在下初到京城,曾蒙王大人關照,一直感激,在下有一言或有冒昧,但還是想對王大人明說——”

王大智靠近來,低聲道:“張修撰請講。”

張原道:“聖賢不為已甚,當年東林排斥異己不肯寬容,何曾想到會有今日的冷淡局面,目下三黨勢張,欲除東林務盡,可又曾想過自己的後路,望王大人三思。”

王大智沉默著,拱拱手,上轎去了。

張原負手立在金柱大門前,看著王大智的轎子繞過石廠街往南去了,心想:“丁巳京察,三黨盡逐東林,三年後,太子朱常洛登基,東林一黨盡數起復,又把三黨官員全部貶黜,三黨官員無力與東林對抗,無奈之下才依附魏忠賢,這才釀成晚明黨爭最慘痛的惡果,這個惡果是我必須避免的,就不知道王大智能不能聽進去我的良言?”

暮色沉沉而下,西邊皇城的高墻飛檐已經開始模糊,穆真真挺著個大肚子走到門邊,喚道:“少爺,要用晚飯了。”

張原正待轉身進門,石廠街那邊轉過幾個人往李閣老胡同大步而來,張原耳力極佳,瞧不清楚人,但聽說話聲是內兄商周祚的一個男仆,那男仆道:“這邊這邊,就到了,啊,那就是張姑爺,站在門前的那位——”

張原凝目一看,來了六個人,與那商氏仆人並行的是一個邊衛軍官,看著眼生,而跟在這軍官後面的一人似是穆敬巖,再走近幾步,真是穆敬巖,大喜道:“真真,穆叔來了。”

穆真真趕緊跨步出門坎,張原攙了她一把,穆真真一看,真是爹爹穆敬巖,喜極,叫了一聲:“爹爹——”

那五個人加快腳步,迅即到了門前,黃須大漢穆敬巖陡然看到女兒穆真真腆著大肚子的模樣,不禁一愣,都忘了向張原行禮了,那個軍官向張原叉手道:“卑職是延綏杜將軍手下的百戶杜青鋼,拜見張大人。”身後三人也一起向張原躬身行禮。

張原道:“杜將軍收到我的信了嗎,甚好,幾位請進去說話——穆叔此番來得正好,真真下月就要分娩,就盼著穆叔到來。”

穆敬巖早知女兒真真是少爺張原的貼身丫頭,早晚也是張原的侍妾,但乍看到女兒挺著個這麽大的肚子,一時有些尷尬,不知該說什麽好。

張原迎著杜青鋼、穆敬巖五人入門廳,杜青鋼先向張原引見其余三人,指著兩個三十來歲的精壯的軍漢道:“張大人,這兩位原是少林寺僧,還俗後在杜將軍帳下效力,是杜將軍的貼身護衛,這位名叫洪紀,這位叫洪信。”

張原心道:“還有少林武僧哪,好極。”拱手道:“兩位從軍為國效力,甚是可敬。”

杜青鋼又向張原介紹那個年近五十的漢子,這漢子不是軍士裝束,平民打扮,中等身量,體貌不顯精壯,神色淡淡,杜青鋼道:“這位是內家拳名家,王宗嶽王師傅。”

張原墨眉一揚,喜出望外,王宗嶽是太極拳宗師,楊露禪的祖師,卻原來是萬歷時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