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秋思(第2/3頁)

景徽很不快活地說:“到時小姑姑她們要搬到皇城西邊住的,那邊的四合院都整修一新了。”

傅氏道:“這裏是窄小了一些,不方便同住,不過總比隔著幾千裏路好吧,以後你和景蘭要去小姑姑那邊還不是三天兩頭的事。”

景徽這才高興起來,小姑姑來京可以帶她們出外遊玩的,想著以前在會稽的日子,景徽真盼小姑姑早點到京啊。

但景徽很快又有了一件極不快活的事,張原現在收到信不再叫她去代閱歸納了,王微不但為張原看信,還代張原回信,有好幾個夜晚,小景徽走到張原門前,見張原和王微在油燈下念信、寫信、言笑晏晏、含情脈脈,她都會在門邊看上好半晌,直到穆真真看到她,叫聲:“景徽小姐”,她才走進去,問聲好,坐到一邊靜靜看書,有時也和王微談論一下詩詞,王微贊嘆這麽靈慧的女孩兒世間少有——

這樣一個個秋天的夜晚,景徽覺得自己長大了,不再是小女孩兒了。

……

九月初十午後,張岱請翰社諸友還有他叔父張聯芳在京中的一些朋友赴宴,為他納妾慶賀,張原帶著王微和穆真真去了,李蔻兒出來向賓客敬酒,原先的垂髫已經梳上去,薄施脂粉,麗色嫣然,美眸略一顧盼,就翩然入內,再不肯出來,阮大鋮、倪元璐等人借著酒興喧鬧,要張岱將認識李蔻兒的經過一一道來,張岱也是豪爽的人,如實說了,眾人大笑,又是行酒令,又是賦艷詞,直鬧到掌燈時分方散——

張原與王微、穆真真回到東四牌樓四合院,卻見柳高崖在門廳坐著等他,說明日就要離京回金陵,張原便將早已寫好的給邢太監的信和禮物讓柳高崖帶去,柳高崖離開後,張原進到內院見內兄商周祚,商周祚對張原與太監來往過多表示擔憂,張原道:“都是以前的舊相識,以後我會謹慎的,多謝大兄提醒。”

……

九月二十四日,張若曦從青浦給張原和王微寫了信來,張若曦已經收到王微給她的信,知道王微去了京城,她說本打算明年四、五月間與王微一起來京開辦盛美商號,既然王微先去了,那她的計劃也提前,明年過了元宵就與陸韜從青浦動身來京,會隨船帶上大批布匹綢緞,讓王微在京中先選好店鋪,京師的盛美商號規模要比南京、杭州的都大才行,她會在下月底讓民信局送一千八兩銀子來交給王微用於籌辦盛美商號——

張若曦給張原的信裏先是說她和夫君陸韜還有楊石香等人八月十五在嘉興運河碼頭等到了張耀芳和商澹然她們的兩條船,張若曦的中秋節就是在船上和商澹然、小鴻漸一起過的,張若曦說五個月大的小鴻漸很可愛,白白胖胖,見人就笑,比張原小時候可愛,楊石香將八百冊《伊索寓言》、八百冊《焦氏筆乘》、一千冊《喻世明言》、一千冊《警世通言》,還有張汝霖推薦出版的現任雲南參政謝肇淛的《五雜俎》兩卷共一千兩百冊,都托張耀芳的船帶到京中交給張原,由張原安排人手在京城開辦一家翰社書鋪銷售,待書鋪站穩腳跟後,下一步就是開辦翰社書局——

張若曦還在信裏向張原大致說了去年至今盛美商號的發展情況,盛美商號現在已有八家店鋪,除青浦總號外,另有華亭、上海、山陰、會稽、杭州、蘇州、南京,去年商號掙的錢都投入到雇傭工人、添加織機、擴大養蠶植桑和開設新店鋪上,盛美商號是前年六月開設的,當時是張原和陸韜、張若曦夫婦各出銀一萬兩湊成二萬兩的總股本,現在據張若曦估計,總股本已經不下五萬兩,但可供抽調使用的銀子並不多,因為盛美商號擴張得太快,需要用銀子的地方太多——

張原覽信微笑,這次族叔張耀芳入京,還會帶來大批翰社鏡坊制作的各式眼鏡,翰社書局、翰社鏡坊、盛美商號都將在京城立足,書局、鏡坊和布匹商號雖然都是他張原的創意並一手籌建的,兩年多過去了,現在已經發展壯大,並不需要他過多操心,車輪滾滾自會向前,晚明,尤其是江南,經商之路還是很廣闊的,只要路子對,就沒什麽可擔心的,更何況這還是有大士紳背景的商賈,也許用不了十年,他張原名下資產就能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兩銀子,只有把這三個不同類型的大商號做大做強,才能成為他推行朝政革新的強有力後盾——

……

就在張原收到姐姐張若曦來信的次日傍晚,張岱帶了一個健仆匆匆趕來見張原,張原一看,驚喜道:“能柱,你何時到京的?”

能柱是張萼的隨從,與張聯芳的仆人能梁是同胞兄弟,風塵仆仆的能柱笑呵呵叉手唱喏道:“介子少爺,小人是剛剛到的,小人前日在天津衛登岸步行趕來先向兩位少爺報信,弢老爺和兩位少奶奶明天就能到京。”張耀芳字爾弢,家裏下人都稱呼張耀芳為弢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