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一章 空惹一身膻(第2/2頁)

汪大錘“嗬嗬”笑道:“少爺,那高挑個子的女人就是皇帝孫子的奶娘嗎,嘖嘖。”沒說出口話的話是:“嘖嘖,那兩個大奶肯定奶水足,還不把皇帝那個孫子撐死。”

張原“嗯”了一聲,心想:“客印月跟在朱由校身邊十來年了,對朱由校應該是愛護的,她也盼著朱由校能立為皇太孫以後繼承皇位她好沾光嘛,至於她到底什麽身份,可以留心慢慢再查,暫時不會有什麽問題。”

張原三人從皇城北大街繞到皇城東邊的夾道,橫穿東長安街,入東公生門,張原見時候還早,先到兵部廨舍訪祁彪佳,祁彪佳這次雖然落第,卻沒有回紹興去,留在其父祁承爜身邊繼續讀書,準備三年後的會試,在祁彪佳這裏閑坐了一會,祁承爜從兵部大堂回來了,張原就向祁承爜打聽徐光啟弟子孫元化送到兵部武庫司的那支燧發槍,祁承爜卻不知有燧發槍這回事,說道:“我明日過問一下,只是兵部也是缺銀少糧,想要大規模更換鳥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張原道:“暫時也不用大規模更換,只是每年新鑄的火槍可以按此打造,幾年下來也能更換一大批了。”

祁承爜搖頭道:“造新式鳥銃絕非張修撰說得這麽容易,要部議才行,所謂部議,就是兵部掌印官與兵部五品以上的官員一道商議,人多心不齊,新式鳥銃不容易通過部議。”

張原道:“在下亦知行事難,只是遼東形勢逼人,以我所料,不出三年,遼東必有大戰。”

祁彪佳在一邊道:“父親,兒子見識過那燧發槍,點火迅捷,的確比點火繩的鳥銃方便。”

祁承爜道:“我明日過問一下,命武庫司的兵匠試射,果然優勝,我會提出部議。”

張原有些無奈,他雖然狀元及第,但對國事的影響依然極其有限,想推廣燧發槍都很費力,救國之路,任重道遠啊,好在救國計劃依然在穩步進行中,他也終於在朝堂上立足了,膽子要大、心思要細、不要著急,總能找到出路——

祁承爜留張原用飯,張原婉辭,他要去會同館拜見老師楊漣,楊漣已備了酒菜正等著他來,師生二人對坐小飲,縱論大明國事,楊漣問道:“我聽說鄭養性要送你大時雍坊的四合院?”

張原苦笑道:“這真是羊肉沒吃著空惹一身膻啊,鄭養性的禮物,學生怎麽能收。”

楊漣笑了起來,說道:“鄭養性這是壞你清譽啊,我知你絕不會收,你不是那種糊塗人。”

張原道:“學生聽聞京中鄭氏有將不利於東宮的傳言——”

楊漣立即接口道:“介子也聽說了嗎,空穴來風,自有緣故,鄭氏與京畿一帶的紅封教關系密切,一直在伺機危害東宮。”

張原問:“真有紅封教?”

楊漣道:“當然有,只是詭秘不為人知曉罷了。”

張原心想:“從歷史上的梃擊案來看,疑點甚多,宮鬥出身的鄭貴妃會那麽腦殘,簡直無法理解。”說道:“老師放心,太子乃一國儲君,神靈護佑,宵小之輩,跳梁而已。”

楊漣道:“皇帝聖體安康,宵小輩自然無能為,一旦——”沒再往下說。

張原道:“鄭氏那是癡心妄想,朝中大臣也容不得鄭氏胡作非為。”

“不然。”楊漣道:“京官中鄭氏黨羽不少,這些人也害怕東宮即位後清算他們,所以鄭氏勢力不容小覷。”

張原點頭稱是,晚明黨爭可以說是萬歷皇帝一手造成的,萬歷皇帝若早早立了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那就不會有持續十幾年的國本之爭,也就不會形成水火不相容的東林黨和浙、楚、齊三黨,而今國本之爭雖定,但黨派之間的壁壘卻已森嚴,那些曾經揣摩皇帝心意想擁立福王的大臣當然害怕朱常洛登基為帝,目前雖然東林黨人多數被罷斥,然而一旦朱常洛即位,不用說東林黨人肯定起復重用,那時三黨骨幹日子就不好過了——

張原當然是支持東宮的,支持鄭貴妃和福王沒有出路,楊漣很是高興,張原現在的影響力遠在他這個戶科給事中之上,張原雖不屬東林,但絕對是東林的有力臂助。

時近一鼓,張原辭別老師楊漣,雇了一輛車回東四牌樓,車輪轆轆,春風沉醉,張原看著車窗外的夜景,心想:“明日,我就要正式到翰林院坐堂了,嗯,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