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苦海彼岸(第2/3頁)

……

三月初八卯時末,張原乘車來到皇城大明門外,穆真真提著考籃跟著他一起下了車,天氣晴好,朝陽的光輝鋪灑過來,偌大的廣場,清新無塵,禮部衙門前等候復試的舉子三三兩兩,見到張原到來,紛紛上來安慰,張原本來是不須復試的,這對張原不公平——

張原拱手笑道:“諸君努力,禍兮福所倚,若非貢院那場火,諸君也沒這次復試的機會,六個名額,張原並不參與爭奪哦。”

眾舉子見張原如此灑脫,都是哈哈大笑,範文若道:“幸好張社首不占名額,不然我等只剩五個名額了。”

眾人又是大笑,忽然都閉了嘴,因為趙鳴陽到了——

趙鳴陽下了馬車,獨自提了考籃,不往人多處走,一個人站在照壁下,袖著手,曬太陽,面無表情。

範文若道:“沈會元怎麽沒有來,莫非想稱病不出?”

一位蘇州府舉子冷笑道:“敢稱病不出,太醫院會專門派人去問候他,他就是斷了腿也得擡著他來考,這個時候賴得住嗎,以為是請客吃飯哪。”

眾人皆笑,都頗興奮,今日復試就是要看沈同和出醜。

沈同和來了,身邊跟著一個書僮,自然也與眾人格格不入,看到照壁下的趙鳴陽,也沒走過去招呼,刻意保持距離,他知道,這次趙鳴陽沒法幫他了,反而是他要幫助趙鳴陽,他沈同和並非目不識丁之輩,未始不能搏一把——

辰時初刻,禮部衙門大門打開,這次不搜檢,張原等一百一十八名參加復試的考生依次進入禮部大堂,大堂上已經布置成臨時考場,擺放著一百一十八張方桌和對應的椅子,提調官、監臨官,還有五經二十房考官都在,堂廡四周都是監視的眼睛,且看誰還敢舞弊?

主考官方從哲和副主考劉楚先從堂後出來了,方從哲小聲問劉楚先:“哪位是張原?”

劉楚先道:“左起第三排那位穿玉色長衫的青年書生便是張原。”

方從哲打量了張原兩眼,說了一句:“青春年少啊。”

劉楚先道:“是,年方十九。”

方從哲臥蠶眉輕挑,點點頭,與劉楚先坐到堂上案前,案上有內官監刊印的四書五經,題目就臨時翻書決定,三道四書題和十道經題很快定下來了,十道經題每經二題,由考生據自己本經選擇,首題是論語題“信而後諫”。

草卷、正卷分發下去了,磨墨、抻紙聲響成一片,答題開始——

不用煮八寶粥讓張原稍感不適,他都已經習慣一邊煮粥一邊構思了,五篇制藝,每篇不少於五百字,這對張原來說輕松得多了,首題“信而後諫”他曾作過,這時當然要另出機杼,作得更好,未時前,他把五篇八股文的草稿都打好了,正準備謄真到正卷時,鼻邊嗅得一陣面餅香氣,一盤閣老餅和一杯熱茶輕輕擺放到了他案邊,擡眼看時,十幾個執役往來穿梭,很快,一百一十八位考生都領到了閣老餅和熱茶,堂廡四周的考官們也在吃餅,眼睛依然盯著這一百一十八位考生——

張原端起熱茶抿了一小口,不敢多喝,因為如廁很麻煩,兩個監臨官都要跟著,並且只允許如廁一次,誰耐煩幾次三番監視你撒尿啊,所以不能多喝水,張原吃了兩塊閣老餅充饑,揉了揉手指,開始謄真,先寫上姓名、三代、籍貫和本經,開始一篇一篇謄真……

參加復試的考生起先還抱有看沈同和笑話之意,但一拿到考題,答題都來不及,哪顧得上其他,沒注意到那沈同和運筆如飛正歡快地答題,那些監視的考官看到這個沈同和這般下筆如有神的樣子,都是暗暗詫異,心想難道傳言有誤,這個沈同和是有真才實學的?

申時二刻,張原將五道題謄真完畢,交卷截止時間是酉時初刻,還有大半個時辰,張原不想這麽早交卷,坐在那裏等,這時才有閑情打量幾他考生,他最關心的文震孟、範文若這五位翰社考生,希望他們五人能在六個進士名額中多占幾位,尤其是文震孟,論學問博雅,實在他張原之上,可惜已經八次落第了,這次復試的機會一定要抓住啊,文震孟可是他們翰社的得力幹將,聲望、才學俱佳——

再看趙鳴陽,也已答好了題,也不交卷,坐在那發呆,張原心道:“此人八股文實在了得,既要自己考,又要為沈同和答題,竟然雙雙高中,超級快手啊,只是這次要倒大黴了。”不禁又想:“若要我同時答兩份卷子我能完成嗎?沒嘗試過,也許能,急才是靠逼出來的——”

靠後排的沈同和額頭冒汗,春日斜陽照進來,暖和而已,有這麽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