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 春秋房風波(第3/3頁)

徐光啟猶疑道:“前兩日我曾貼出一份考卷,那份考卷犯了先帝廟諱,不會就是那份卷子吧?”

張鶴鳴愛才,這份二場考卷實在優秀,不忍錯過,擢撥出優秀人才也是房官的榮譽,便讓徐光啟去至公堂核對一下。

徐光啟到至公堂一看,貼出的這份卷子果然就是他們到處要找的那份首卷,既已貼到墻上,當然沒有再揭下來的道理,徐光啟回到閱卷房對張鶴鳴道:“張大人,實在遺憾,那份首卷果真犯諱了,沒法薦上去。”

張鶴鳴頗為失望,嘆道:“可惜了,可惜了,這位才華橫溢的考生只有等下科了,又是三年寒窗啊。”

徐光啟把那份二場朱卷取過來看,越看越覺得這象是張原作的,但張原那麽心細的人,怎麽可能會在首場首藝出現那樣明顯的錯誤!

徐光啟搖搖頭,覺得不可能,他沒把這份朱卷立即棄到落卷堆中,而是放在一邊,繼續閱卷。

二月十九,第三場的策問卷也送上來了,這時該薦上去的卷子都薦上去了,三場策問素來不受重視,閱卷官們短短幾天時間批閱了數百萬字,也疲倦了,沒有精力再細看這第三場的卷子,都是根據已經確定要薦上去的那近百份前兩場朱卷的編號,找出相對的第三場朱卷,粗看一下,沒有犯諱之處就行——

徐光啟特意找出那個首藝被貼出者的第三場朱卷,三篇策問關切事理,明白正大,沒有浮華之詞,卻有真知灼見,看了這三篇策問,徐光啟心中的憂慮愈發深重,從二場、三場的制藝來看,這極有可能是張原的考卷,但張原怎麽會出這樣低級的錯誤,這好比圍棋國手自填一眼死大龍,按理說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是智者千慮,終致一失嗎?

這後兩場制藝實在優秀,讓人割舍不下,不管是不是張原的,徐光啟都要再去至公堂看看那份貼出之卷,後面六篇他還沒看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