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 解元第(第2/2頁)

商周德大笑。

這件事,隨後便被紹興八縣的說書瞽者編為唱詞,有分教“一郡三經魁,同船七舉人。”

……

四條白篷船經蕭山、西陵、錢清堰,二十一日黃昏時分到了會稽,王炳麟在杏花寺碼頭上岸,張原拱手道:“小弟過兩日就來給王師母磕頭問安。”

商周德卻沒有在會稽下船,只讓一個仆人回府報信,他要送小妹回山陰,當初是他從山陰東張宅子裏把小妹接出來的,自然也要由他送回去,而且去山陰感受一下解元郎回家的喜慶氣氛也很美妙,還有,小妹有了身孕,這也是一件大喜事——

在山陰運河碼頭,黃尊素和倪元璐向張原、張岱幾人告別,他二人也是歸心似箭,要連夜乘舟還鄉,相約十月初再見——

在山陰城八士橋頭,張原等人的船剛一靠岸,橋頭就有眼尖的人看到張原了,立即叫了起來:“張解元回來了,張解元回來了!”

頓時,橋兩邊店鋪的夥計、住戶和橋邊經過的行人一齊擁過來,恭喜聲不絕於耳,山陰雖是科舉大縣,但解元畢竟不多見,近百年山陰未出過解元,這可是山陰人的榮耀,一時間,八士橋頭人滿為患,祁彪佳他們想上岸都無立足之處,只有武陵先擠上岸回東張報信去了——

張原、張岱、祁彪佳、周墨農這四位新科舉人立在船頭,向岸上父老鄉親作揖,齊聲道:“托家鄉父老的福,我四人中舉還鄉,以後造福鄉梓,義不容辭。”自然引來喝彩聲一片,更有人在人群後面“噼哩啪啦”放起鞭炮來,臨岸的幾個人差點被擠下河,鼓吹班子聞風趕到,喜洋洋吹奏起來——

張原拱手道:“各位鄉親,還請讓個道,也好讓我們先回家啊。”

八士橋頭歡笑聲一片,人群退後,分出一條道來,周墨農、祁彪佳和張岱、張原道別,各回府第,便有一部分圍觀民眾跟著這兩位新科舉人去了,更多的人則簇擁著張岱、張原兄弟往府學宮方向而去,張若曦、商澹然、伊亭、王微幾個女眷乘轎跟在後面,商周德、宗翼善領著一眾婢撲護送——

在十字街分道,張岱回西張,張原回東張,跟在張原這邊的人占了大多數,熱熱鬧鬧、吹吹打打來到張原家的宅第前,張原卻停下了腳步,這個家他不認識啊!

只見門前矗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石牌坊,這時天色雖已暗下來,但牌坊上“解元第”三個擘窠大字清晰可見,去年張原補生員後才打破門庭建起來的門墻又推倒重建了,墻門四扇,木骨橫板,細花簟,鎏錫釘,十分華美——

來福興高采烈道:“少爺你看,少奶奶她們本月十二日離開山陰去杭州時這牌樓和門墻還沒建好,現在就已全部建成,太好了。”

張原皺眉道:“這牌樓誰讓建的?”

不待來福答話,邊上便有人答道:“這是劉縣尊讓工科房的人建的,嚴令工匠們必須趕在張解元回鄉前建好,前些天是日夜搶建哪。”

張原眉頭不展,又問:“這華貴門墻又是誰建的?”

“這是本縣幾個鄉紳出資建的,算是給我道喜——”

須發半白的張瑞陽滿面春風走了出來,身後跟著五、六個奴仆打扮的人,張瑞陽向眾鄉親團團拱手,問張原:“澹然呢?”

張原向父親施禮,道:“澹然和我內兄在後面,人擠著過不來。”看父親身邊那五個家仆,他一個也不認識。

張瑞陽向圍觀鄉親大聲道:“明日擺宴請諸位鄉鄰喝酒,今日就暫且散了吧,讓我父子好好說說話。”

圍觀人群又是一片恭喜聲,這個說“玉泉先生教子有方實乃我等楷模”,那個說“玉泉先生積德行善福蔭深厚啊”,阿諛奉承聲不絕於耳——

張原立在“解元第”牌樓下默然無語,那幾個陌生的家仆上前向他行禮,滿面堆笑叫他少爺、公子,他面無表情,毫無反應——

張原當然知道舉人地位非生員可比,生員參加鄉試還有名額限定,可以無限期參加會試,直至考上或者考到死為止,不願再考的話去國子監坐監後即可當官,比貢生地位高,留在地方上則是知名鄉紳,與知縣分庭抗禮,拜帖落款是治愚弟某某——

能與知縣稱兄道弟的,其地位可想而知了,張原只是沒想到他才中舉半個月回鄉就會遇到這一幕:牌樓豎起,門庭一新,投獻靠身的奴仆前呼後擁,父親志得意滿的神情不加掩飾——

這怎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