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巧遇(第2/5頁)

張岱笑道:“隨我來。”領著眾人繞湖往嶽王墳方向行了一程,到玉蓮亭下,高柳長堤,樓船鱗集,玉蓮亭又叫纜舟亭,遊湖者都從這裏買舫入湖,此時燈火通明,喧囂如市,然而泊在岸邊的樓船雖多,都各有主——

張岱含著笑,領著眾人又走了數十丈路,湖水一角,僻處城阿,這裏已經是冷冷清清沒有遊人了,卻有一條畫舫悄悄泊在岸邊,舫首兩盞燈籠襯著幽暗的湖水寂寂暈紅,那船家在船頭望見張岱一行,立即起身招呼道:“張相公來了。”很快,舫上又有四盞燈籠點亮,頓時光照數丈,湖水幽碧蕩漾——

倪元璐喜道:“宗子早就備好遊船了啊,難怪這般篤定。”

張岱得意道:“未雨綢繆,若等三場考畢出來再找船,那只能看著別人畫船笙歌的快活,我輩在岸邊徒喚奈何了。”

健仆能柱突然從艙室裏走上舫頭,憨笑道:“宗子少爺考了二場出來就讓我能柱來湖上雇船了,專等相公們來。”

眾人皆喜,紛紛上船,穆真真扶著素芝也上船來——

張原心道:“大兄真有閑心,科考那麽緊張,他倒還想到中秋夜要遊湖,這份從容閑適也算難得,這才是骨子裏紈絝玩家啊。”說道:“咦,這船家眼熟——”

畫舫上的船家聽到了,叉手笑道:“兩位張相公,上回湖心亭看雪也是小人的船啊。”

張原笑道:“好極,老主顧了。”

這小畫舫約四丈長,張原七位秀才連同婢仆十幾人坐在裏面綽綽有余,一張八仙桌,圈椅環繞,桌上酒食瓜果早已準備著,都極精美,果子有南閩福桔、塘棲蜜橘、蕭山方柿,還有葡萄、板栗,西瓜自然也少不了的,中秋西瓜會嘛,酒有蘇州三白酒、紹興荳酒、揚州雪酒,各一甕,下酒菜有帶骨鮑螺、魚脯、黃雀、蒓菜、韭芽、河蟹、瓦楞蚶……

張岱道:“今夜不許談場屋中事,違者罰酒。”

周墨農道:“宗子說得是,這時再想到那些八股文章就想吐。”

那船家湊趣道:“幾位相公此番定然高中,以後就是府尊、縣尊,不用再讀書了。”

眾人無不大笑。

畫舫悠悠劃向湖中,隨處可見往來的遊船,但聞笙歌合奏,竹肉相發,朗朗月色下,沿湖大片大片的青黃的荷葉猶有清香——

畫舫繞孤山之西,從西泠橋下過時,張岱吟道:“數聲漁笛知何處,疑在西泠第一橋——”指著西泠橋對張原道:“介子,去年王修微在斷橋搭船,是在這西泠橋上的岸吧,燕客還上岸追,卻跌了一跤,哈哈。”

張原微笑,回想那次斷橋偶遇,修微布袍竹杖,月下如仙,那真是一個美好的開始啊,修微在青浦還好吧,也真難為她學那龍門賬——

一邊的穆真真突然“咦”了一聲,伏在畫舫欄杆上朝西泠橋邊凝望——

張原看時,見一艘精致的船舫,一個靚妝麗人立在船頭,岸上幾個男子正從踏板上船,這西湖船舫上的名妓妖姬,常常載書畫茶酒,客人一到,載之而去,煙波縹緲,經旬不返,可稱溫柔鄉、銷金窟——

周墨農見那船頭燈下的美人裊裊有風致,不禁眼熱,說道:“我輩光喝酒有何趣味,也叫上幾個歌妓熱鬧一下才好。”

那搖船的船家立即應聲道:“幾位相公要招妓喝花酒嗎,小人可以介紹——”

張岱笑道:“這個還是改日吧,虎子弟年幼,莫要羞到了他。”

十四歲的祁彪佳聽張岱這麽一說,臉雖然一貫那麽嚴肅著,雙頰卻羞紅了。

黃尊素為人端謹,不喜狹邪冶遊,道:“我等飲酒賞月最好。”

穆真真靠近張原,低聲道:“少爺,婢子看到那邊有個人象是董其昌的大兒子,現在上船了,看不到了。”

“董祖源!”

張原眉頭微皺,真真眼力極好,應該不會看錯,董其昌一家不是遷去京城了嗎,董祖源為何會在杭州出現,那“一朝平步上青天”的謠言莫非真是董氏所為?

張岱見張原神色有異,過來問:“介子,何事?”

這時張原他們的這條畫舫已經繞過孤山沿蘇堤向南,西泠橋畔那條船舫也緩緩離岸駛過來了——

張原指點道:“董祖源似在那邊船上。”

張岱一愣,即道:“這麽說那夜的石頭布果真是董氏的陰謀?”

張原冷笑道:“董氏父子要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那我們就借勢狠砸。”把船家叫來問可認得那邊船舫上的美人?

船家搖頭道:“這湖上畫舫妖姬美娃甚多,小人哪裏認得過來,不過瞧這畫舫極精致,似是嶽王墳後徐氏女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