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總裁錢謙益(第3/4頁)

……

端午節後的一日,王炳麟親自到山陰給張原送來的一個書篋,說道:“介子,這些書你都看看,我已讀過,開卷有益,只是我愚鈍,領悟不深。”

張原稍一翻檢,就知這些書是嬰姿師妹收集,有些還是嬰姿親筆手錄整理的,對王炳麟道:“代我謝過師妹。”

王炳麟拍了拍張原的手臂,笑道:“盼你連捷呢。”話鋒一轉道:“大宗師已經到各府主持科考,月底前會到紹興,你是去年的歲貢,不用考試,我還得考。”

並不是所有秀才都能參加鄉試的,必須要進行選拔,每逢子、午、卯、酉鄉試年的五月底之前,提學官要下到各府召集生員考試,一、二等的才有資格參加八月的鄉試,張原是去年道試案首,不須科考就獲得了鄉試資格,若是這次鄉試不中,那麽下科張原想要參加鄉試的話也得先進行科考——

張原道:“師兄一定能考一等的,到時我們結伴去杭州。”

王炳麟搖頭道:“我還真是信心不足,不怕介子取笑,若嬰姿是我,那考一等沒問題,你看看她總結的作八股法,我遠遠不及。”起身道:“好了,我先告辭。”

張原道:“王師兄用了午飯再回吧”

王炳麟婉辭。

送走了王炳麟,張原回到投醪河畔書房,他現在會客、交友一般都在這邊,商澹然來木樓之前會先讓雲錦來看有沒有外客,在木樓這邊侍候的是穆真真——

王炳麟送來的那個書篋靜靜地臥在桌案上,書篋是竹子所制,防水、堅韌,應是新制的書篋,猶有竹子的清香——

張原仔細翻檢其中書冊,除了《春秋定旨》、《讀左輔義》這些論春秋書籍外,還有歸有光、湯顯祖、董其昌這些八股名家的時文選集,還有三卷《浙江鄉試頭場七篇佳作賞》,這應該都是王嬰姿從浩瀚的八股書堆中精選出來的,開卷最有益的,在書篋角落裏是兩卷王嬰姿的讀書筆記和總結的作八股法——

張原翻看那冊“作八股之法”,王嬰姿以流麗的行楷寫道:

“作八股之法,能熟知古文之妙境,而俯就時文之規矩,和養心性,體認題旨,開萬古之胸,抒一己之得,則自然不今而今,不古而古,非時文而時文,非先輩而先輩。若存一摹時文之心,即非時文;存一摹先輩之心,即非先輩。譬作詩家必欲句句是杜,定非真杜;譬臨池家必欲筆筆是王,定非真王。何者,為梏於古而己之才性不出也……”

張原邊看邊點頭,嬰姿師妹總結得極好,這比王思任老師僅僅從技巧上講作八股文法更進了一步——

張原一頁頁細讀,讀到嬰姿論主考官一章,舉的例子就是徐光啟那篇解元卷子“舜之居深山之中”,嬰姿分析這篇制藝為何會先被閱卷房官黜落又被總裁焦竑擢為第一?原因是徐光啟在文章中融入了與正統儒學迥異的王陽明心學,還有莊子、老子的思想——

——嘉靖末年以來陽明心學雖然興盛,但傳統儒學依然是官方思想主流,所以那閱卷房官黜落徐光啟的試卷也很正常,思想異端嘛,徐光啟此前連續五次應鄉試不中也很正常,但在徐光啟第六次鄉試時,遇到了總裁焦竑,焦竑就是宗奉陽明心學、主張三教合流的大儒,從落卷中看到徐光啟這篇制藝,贊嘆不已,置為第一,看似科舉佳話,其實有深刻的內在思想原因,偶然中包含著必然——

張原看到這裏,不禁拍案大叫,有豁然開朗之感,心中極是喜悅,對自己的八月鄉試更有把握了——

“張郎,何事狂喜?”

商澹然走了進來,笑盈盈問。

張原道:“心中困擾一朝解惑,能不狂喜!”

商澹然看著張原手裏的手稿,那書法明顯是女子的書風,她知道王思任之子方才來過,這書篋和書應該是王公子送來的,問:“誰能為張郎解惑?”

張原遲疑了一下,答道:“王嬰姿小姐。”

商澹然“哦”的一聲,說道:“讓我來看看這一節。”取過這冊《作八股之法》看“論總裁”這一章,聯想到前日張原與她說過的關於主考官的困惑、關於徐光啟落卷而又解元的困惑,王嬰姿這一章就是專門解張原之惑的,分析得極好,這並非冥冥中有天定,而是有其必然性——

商澹然贊嘆道:“王小姐真是大才,只可惜是女兒身。”

張原笑了笑,沒說什麽。

商澹然也不再多問,只是道:“張郎可要我為你念書聽?”

張原道:“好,就把這冊作八股之法讀完吧。”

商澹然在張原對面坐下,執稿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