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何愛阿堵物(第2/2頁)

張原問明鏡坊的庫存水晶石只夠今明兩年之用,便與三兄張萼商量了一下,由他出銀一千兩、張萼出銀五百兩,再從鏡坊收益中抽取五百兩湊足二千兩銀子,遣那姓孫的鏡匠和東張的來福、西張的錢老本一道去海州大量采購水晶石,因為翰社鏡坊采用海州水晶打磨鏡片,此舉必在蘇杭等地的眼鏡作坊中風行開來,兩、三年間水晶石的價格就會大漲,所以翰社鏡坊要先存足十年的水晶用量再說——

離開鏡坊,兄弟二人沿府河柳堤緩緩而行,仲夏陽光頗熾,水面閃爍耀眼,張原眯起眼睛,光線太強烈他的眼鏡還是會不舒服,這時大約是午時初,府河上有幾條龍舟在敲鼓緩緩地劃,今日是初一,山陰、會稽兩縣的龍舟大賽要到初三才開始,現在只是練習配合——

張原提議道:“三兄,初三日我們各帶娘子來觀龍舟,把大兄夫婦也叫上,看了龍舟再去遊砎園,砎園的荷花現在應該盛開了。”

張萼喜道:“好,我等下就去對大兄說——不過也得先問問大父那邊,若恰逢大父要邀人遊園,那我們就得改日。”

張原道:“好,三兄去打聽好了告知我。”

回到東張,商澹然問起望遠鏡之事,那白銅望遠鏡張原已經帶回來了,便取出來給商澹然看,商澹然執著望遠鏡在樓廊上朝對面的西張庭院看,依張原所言慢慢調整焦距,喜道:“果然如在面前。”又道:“小徽很想要這樣一個千裏鏡呢。”

張原道:“我答應過她,進京時送她一管千裏鏡,就不知今年能不能成行。”

商澹然微笑道:“一定能的,張郎的時文集子流傳到了京師,我大兄也看過,寫信來贊你呢。”

張原道:“能不能中舉中進士,冥冥中似有天定,我師焦弱侯,淵博如海,卻蹉跎到知天命之年才高中,一中就是狀元,你先前為我讀的那篇解元徐光啟的制藝‘舜之居深山之中’本來已被黜,是焦老師搜落卷時看到的,一讀之下,拍案叫絕,遂撥置為解元,不然徐光啟不知還要蹉跎多少年。”

商澹然點頭道:“有千裏馬還得有伯樂,這主考官很是關鍵,就不知今年杭州鄉試的主考官是哪位翰林官?”

鄉試主考官又稱總裁,自萬歷十三年始,各省鄉試的主考官都由吏部、禮部選派京官擔任,而且大都由翰林院修撰、編修這些詞林官為主考,因為這些詞林官都是近幾屆殿試的佼佼者,學識、聲望都有,正是主考官的最佳人選,又因為內閣輔臣必出自翰林,所以又有這麽一個說法,說這是日後的內閣輔臣在選拔人才以壯自己聲勢呢——

張原道:“現在應該還未定,月底或下月初應該就會定下來了,各位主考總裁要從京師出發分赴分地了,一旦獲悉浙江總裁是哪位,我要專門精研一下他的八股文,投其所好嘛。”

張原讓穆真真取一千兩銀子交給來福,命來福這兩日就與西張的錢老本還有孫鏡匠一道啟程去海州采購水晶——

商澹然見張原有這麽多銀子,很是驚訝,想起一事,去箱奩裏翻出一張地契,交給張原道:“張郎,這是二兄交給我的,是白馬山地契,二兄把白馬山的茶園、果園送與我做嫁資——”

商氏的白馬山茶園、果園每年有四、五百兩銀子的收益,商周祚、商周德知東張清貧,把白馬山當作小妹的嫁資,是讓張原可以不用為柴米油鹽操心,能安心讀書,小妹日常用度也不至於寒酸拮據——

張原看到白馬山地契,驚笑道:“張原娶了一個金元寶娘子嗎。”

商澹然“吃吃”笑道:“誰知東張亦是藏富不露啊。”

張原知道澹然對他有這麽多銀子有些疑慮,夫妻一生一世人,有些事得對她說明,以後還得靠澹然管家呢,當即便將自己從董氏沉船得了大量金銀和書畫之事說了——

商澹然愕然,半晌問:“張郎,你與姐姐合夥盛美商號,又開書局、鏡坊,你要賺這麽多錢做什麽?”

張原微笑道:“澹然問得好,我要賺那麽多錢做什麽,我對精舍美食、繁華奢侈並無多大興趣,我所作的事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西廂記》最後那段‘四海無虞、萬裏河清的’唱詞,還有——”執手道:“願使歲月安穩靜好,願我夫婦白頭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