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2/4頁)

張母呂氏道:“澹然以後要跟著小原外出的。”

張瑞陽對老妻笑道:“你還愁那麽點錢谷田租沒人打理,我是做什麽的,那麽大的周王府我都管理得有條不紊——”

張瑞陽倒不是吹噓,掾史長就是管理王府日常事務,事情極繁,沒點實幹之才是不行的。

張原與父母討論宗翼善和伊亭婚事時,伊亭立在一邊紅著臉一聲不吭,少有的文靜——

……

十四日上午,張瑞陽,張原和張岱、張萼送倪元璐和黃尊素上船,倪元璐家在上虞,黃尊素在余姚,二人都是歸心似箭,在船頭與張氏兄弟殷勤道別時,黃尊素道:“宗子賢弟婚期是二月初六、燕客賢弟二月十六、介子賢弟是四月十二,期間還有翰社集會,看來我明年要在山陰待三個月。”

倪元璐笑道:“宗子,賢昆仲是爭先恐後完婚啊,都準備完婚後進京趕考嗎?”

張岱道:“過了年我都十九歲了,早點完婚也好讓堂上老人安心。”

張萼翻白眼道:“我再不完婚都要當爹了。”

綠梅已有四個多月身孕,明年四、五月間就要分娩,張萼不大快活,他母親王氏卻是很高興,綠梅地位立漲,已不用執役侍候,專門養胎了——

送走了倪、黃兩位,張岱、張萼回西張,張原帶著武陵和來福乘小烏篷船去會稽王思任老師府上拜訪,到了東大池小碼頭,來福挑著一擔禮盒跟在少爺和小武後面上了岸,這日天氣晴好,街道的積雪被掃在兩邊,還灑上粗沙防滑,主仆三人來到王思任府上,那老門子穿著厚襖,戴著胡帽,見到張原,起先是驚喜道:“啊,張公子回來了!”隨即臉色一暗,有些尷尬的樣子,說道:“張公子請稍待,小人即去通報。”

老門子進去通報時,張原站在王府門前眺望杏花寺那邊的杏樹林,杏樹綴著冰雪,眼力欠佳的張原遠遠望去,好似一樹樹的梨花在盛開,岑參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就是這種景象吧,不由得記起四月間他中了院試案首後來這裏謝師的情景,那時王老師已經入京,他拜見了王師母後辭出,嬰姿師妹追出門墻,與他在門墻陰影裏聽杏花飄落的聲音,不過半年多,怎麽就覺得已經是很遙遠的事了,是他與嬰姿師妹越走越遠了嗎?

“介子弟——”

王思任的長子王炳麟快步而出,向張原拱手,延請張原入廳坐定,神色也是有些尷尬,聽張原說了一會兒國子監趣事,神色才輕松起來,笑道:“南監學官現在這麽嚴厲嗎,我那時在南監卻是不怎麽受拘束——”

張原問:“老師在京中如何了,可補了官?”

王炳麟道:“家父十月間有書信來,將任袁州府推官,也就這幾日就會回會稽,明年赴袁州之任。”

推官掌管一府刑名,是正七品,與知縣同級,袁州府屬江西——

張原喜道:“那好極了,老師一回來,請派人告知弟一聲。”

王炳麟點頭道:“好,家父對你是極為賞識啊,上回書信裏也提到了你。”

張原道:“老師恩情,銘感五內。”

王炳麟卻嘆了口氣,眉頭皺起,一時無言。

張原直言道:“王師兄為何嘆氣,請對弟明言。”

王炳麟看著張原,遲疑了片刻,開口道:“實不相瞞,是關於小妹嬰姿的事,錢塘貢生丁某是我同學友人,知我有幼妹未嫁,數月前從錢塘來此求婚,家慈對這丁生的人品家世頗為滿意,無奈嬰姿——”

說到這裏,王炳麟搖了搖頭,飛快地加了一句:“我知賢弟的人品,我就直言,嬰姿因你之故不肯與他人論婚嫁啊。”

張原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我想和嬰姿師妹談談,不知可否?”

王思任的兒子不是刻板的人,王炳麟點頭道:“也好,解鈴還須系鈴人,嬰姿的心結還得你來解,你好好勸勸她,你明年四月就要成婚了是吧。”說罷,站起身,走了幾步又回頭道:“賢弟且到書房等候,我去稟知家慈。”

張原與王嬰姿見面,當然不好在大廳上分庭抗禮——

王思任府上前院書房是張原最熟悉的地方,書房裏擺設也與以前一樣,書房裏未設火盆,很冷,張原等了一會兒,踱到書房北窗下,卻見窗外那一叢細竹邊堆著一個大雪人,那雪人黑炭為目、紅蘿蔔為嘴,沒有鼻子,就那樣眼睛烏黑、嘴唇鮮紅地端坐在細竹下,正對著書房北窗——

忽聽身後有人細語道:“這雪人是個學官,監管書房裏的讀書人。”

張原轉身,就見披著寒裘的王嬰姿立在書房門邊,眼睛睜得大大的望著他,嬰姿師妹在笑,門外還有一個捧著暖手銅爐的小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