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 思君如流水(第2/2頁)

張萼回頭看時,卻是國子監那個姓蔣的執役,身後還跟著一個家仆打扮的人,張萼問:“箱子呢,搬出來?”

蔣執役莫名其妙,他身後那家丁模樣的人不認識張萼,有點慌張,叉手道:“小人要見山陰張公子。”

張萼道:“只我便是山陰張公子。”

蔣執役陪笑道:“燕客相公,這人是找介子相公的,從昆山貞豐裏來,說是介子相公學生的家人,尋到國子監,小人便帶他來了。”

張原從西樓走出來,那家丁看到了,頓時臉現喜色,上前叉手道:“張公子,小人是貞豐裏杜府家人——”

張原“啊”的一聲道:“記得,記得,我在杜府見過你,是杜定方派你來的嗎?”

這杜氏家仆見張原認得他,更是喜形於色,恭恭敬敬道:“是,小人奉家少爺之命,送十篇八股文請張公子批改。”

張原在周莊結識杜松時,收了杜松的侄子杜定方為弟子,說過讓杜定方有新作的八股文送到國子監讓他評點,這杜定方在亡父過了七七後就開始讀書、作文,認認真真作了十篇四書題八股文,派得力家人遠來金陵向老師張原求教——

張原向那杜氏家仆詢問杜松是何日離開貞豐裏北歸的?這杜氏家仆答道:“叔老爺是六月十七啟程回延安衛的,那位穆敬巖穆大哥一道跟去了。”

張原看了一眼身邊的穆真真,穆真真眼含淚花,張原對那杜氏家仆道:“這幾日我正好有空,你就在我這裏住著,待我批改評點之後你就帶回去。”

這杜氏家仆大喜。

夜裏,張原在臥室打開邢太監送來的那只箱子,卻是黃白之物各半,白銀五百兩、黃金五百兩,這五百兩黃金自然是邢太監送的——

穆真真在邊上,張原道:“麻煩,明天還得去一趟內守備府,這金銀都收不得。”

張原去年曾收過鐘太監送的一千兩銀子,大部分投給了陽和義倉,而現在他已是眾人矚目的人物,行事更要謹慎,尤其是錢財賄賂,最易受人詬病,當然,張原現在要拒絕邢太監厚禮還有一個原因在於他目前不缺錢,這個缺錢不是指滿足自身私欲缺錢,張原日常用度還是比較節儉的,不象大兄張岱、三兄張萼那樣講究鮮衣美食、揮霍奢侈,他的缺錢指的是結社、辦書局、開商號缺錢,這方面若是缺錢,張原是不會為所謂清名而拒絕這箱金銀的,這是個非常年代,你既想力挽狂瀾那就容不得你行君子之道做道德楷模,有時必須自汙,不然你什麽事都改變不了——

當然,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還是保有清名為好,這五百兩黃金用於自身享樂是夠多了,用於匡扶濟世又遠遠不夠,只是這些金銀送還那邢太監也是可惜……

初七日一早,張原乘轎來到內守備府見太監邢隆,那一箱金銀也送回來了,不出他所料,邢太監笑容有些訕訕的,顯然心下不悅,一張老臉全皺了——

張原道:“邢公公,晚生交友最重一個義字,若公公認為晚生為公公效了一點微勞是為了求財,那晚生掉頭就走——”說著,作勢欲行。

書生傲氣啊,邢太監趕緊止住道:“張公子莫急,請坐,請坐,坐下說話。”

好比作八股,破題氣勢有了,然後張原向邢太監說他與鐘太監的交情、如何敬佩邢太監的忠義、他自己又是如何的潔身自好……

說得邢太監連連點頭,肅然起敬,邢太監先前是佩服張原的才智,現在,更認為張原是少有的君子了——

在張原的遊說下,邢太監決定再拿出白銀五千兩,與這五百兩黃金、五百兩白銀一起在南京毗盧寺畔建一施藥院,聘請醫士為貧苦患病的百姓免費治病——

相對而言,若是言語投緣、引導得宜,太監比一般人更易解囊行善,太監沒有後代子孫,迷信因果報應,很多太監熱衷建廟修寺,邢太監就捐資修過雞鳴寺、棲霞寺——

邢太監對張原是既感激又敬佩,他剛剛化解了一場危機,不用貶去鳳陽守菜園,但南京兵部一班人顯然是不肯就此善罷甘休的,他行事還得為小心才行,張原勸他建施藥院正是收買人心之舉,他也聽說過鐘太監在張原的建議下建了養濟院,在杭州名聲極好,生祠香火興旺——

這樣,張原接觸過的三個太監有兩個成了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