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女花榮(第2/4頁)

穆真真臉紅得要滴血,心裏覺得三公子說得有理,低著頭不吭聲。

張原道:“真真,你爹爹現在或許已經到了延安衛了,每日操練弓馬如魚得水,來,你也射幾箭看看。”

穆真真在少爺的鼓勵下,含羞執起小梢弓,拈一支硬木箭,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嬰兒,含胸拔背,射箭姿勢甚是周正,但聽得“格格”輕響,小梢弓拉了個滿弦——

張岱、張原幾個都是暗暗贊嘆,這少女果然力氣大,他們幾個起先根本拉不到滿弦,就是練了快一個月了,也依然拉不到穆真真這般飽滿——

利箭破空嘯響,隨即就是“奪”的一聲,一箭正中紅心。

“好箭法!”

有人在後面鼓掌大叫,張原等人回頭看時,卻是琉球王子尚豐和他的兩個侍臣——蔡啟祥、林兆慶。

張萼瞪眼道:“真真,原來你會射箭!”

穆真真搖頭,卻又道:“婢子只幼時跟著爹爹上山用小弓射過山兔、野雉,這樣的大弓,沒用過。”

琉球王子尚豐大步趕來,要看是哪個箭術高手在此,卻見是一個年少美麗的胡婢,說是用兒童玩耍的弓射野兔、野雞練的箭法,不禁愕然。

張萼大贊道:“真真是女花榮啊,了不得,了不得,再射,再射。”

張萼除《金瓶梅》外,最喜《水滸傳》,對水滸一百單八條好漢是如數家珍,這時便給穆真真取了一個綽號“女花榮”。

穆真真被這麽多男子圍著稱贊,又羞又慌,看著張原,叫道:“少爺——”

張原笑著鼓勵她:“真真射得好,再射幾箭。”

穆真真見少爺支持她,就安心了,接連再射三箭,兩箭中紅心,一箭稍偏。

眾監生贊嘆不已,張原心道:“也許騎射的本領早已隨葛邏祿祖先的血裔融入穆敬巖、穆真真父女的魂識,這就是天賦。”

鼓房撾鼓三通,這是晨讀鼓,警醒監生要起床讀書了。

射圃的監生要回號房了,張原對穆真真和武陵道:“你們趕緊回去吧,小武去澹園稟知焦相公,就說信交到我手裏了。”

穆真真和武陵向射圃小門走去,穆真真腳步有些粘滯,走了幾步回頭,見少爺正看著她,說了一句:“真真你若願意一早來此練射箭就盡管來。”

這墮民少女頓時一臉喜色,很脆地答應了一聲,腳步輕盈而去。

張萼將穆真真的神態看在眼裏,對張原道:“介子,穆真真很依戀你啊,你本事可真不小,男女通吃,就連太監也喜歡你。”

張原翻了個大白眼:“三兄這是什麽話!”

張岱在一邊對張萼道:“你不把綠梅拖到湖裏嗆水,綠梅也很依戀你。”

張萼連連搖頭:“不然,綠梅沒穆真真這麽癡,大兄你也不要說我,你沒把素芝拖到水裏吧,素芝對你有穆真真對介子這麽癡心嗎?”

張岱笑道:“你倒會辯,說得也有點道理,穆真真和綠梅、素芝她們不一樣,穆真真等於是介子救出來的,有恩情在裏面。”

張原道:“兩位兄長扯這些做什麽,趕緊走吧,明日再見。”

兄弟三人在射圃外分手,回各自的學堂。

從七月二十日始,張原開始了誠心堂的課業學習,與廣業堂相比,誠心堂的課業反而不重,每日只上午由經學博士授一個時辰的課,其余時間都是自學,這正是張原喜歡的,藏書樓就在誠心堂附近,整個下午張原都在藏書樓看書,現在在的問題是,張原找不到為他讀書的人,這讓他的學習效率大減,自己看書的話沒四遍記不住,而聽書,一遍就能大致記住,兩遍就能熟背如流——

南京國子監藏書樓有三座,一座是專供學官用的,另兩座供監生學習,誠心堂邊上這座藏書樓上下三層,周圍樹木掩映,頗為清幽,張原上到第二層,見黃尊素倚窗讀書,黃尊素看書喜歡念誦出聲音,張原聽力奇佳,聽出黃尊素讀的是《歷代名臣奏議》——

這部書是國子監生和參加會試必讀的書籍,全書分六十四門,涉及君德、聖學、孝親、敬天、郊廟、法祖、儲嗣、宗室、經國、用人、選舉、考課,水利、賦役、禦邊等等,輯錄了晏子、管仲、李斯、陳平、賈誼、諸葛亮、魏徵、柳宗元、富弼、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王禹偁、辛棄疾等名臣奏疏八千馀篇,全書三百五十卷,雖說一卷只萬把字,但這三、四百萬字的典籍要通讀一遍至少都要幾個月時間吧,所以說一般國子監生要五年才能畢業,所以說科舉時代考進士之難,至少要精讀上千萬字的書籍,還要特別穎悟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