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花瓶(第2/2頁)

張岱、張萼皆笑。

穆真真漲紅了臉,手裏捏著那串鑰匙,有點不知所措。

張原道:“真真你收著就是,你是我的女管家。”

穆真真感著少爺的信任,心裏沉甸甸的歡喜,又問:“少爺去哪裏?”

張原道:“去楊秀才的印書坊,你不用跟去。”說罷,與大兄張岱、三兄張萼出門去,門前有楊石香的仆人在等著。

張萼回頭看了一眼那墮民少女,不勝歆羨道:“介子也真是運氣好,從三埭街也能找出這麽個寶貝,象我那貼身侍婢綠梅,還有大兄的侍婢素芝,都只床上有用,下了床就一點用都沒有了——”

張原道:“嗯嗯,那叫花瓶。”

“花瓶。”張萼先是訝然,隨即頓足大笑,顯然體會到“花瓶”的深意了。

說說笑笑,早到了楊石香的印書作坊,這作坊連著楊家後園,就在青龍河畔,離水仙廟不遠,一溜十間大瓦房,楊石香陪著縣戶房的一個老吏已經先到了,這老吏是來估算楊家這印書作坊值價幾何,邊看邊問,估價頗為細致——

書鋪雇傭的工匠分為寫工、刻工、印刷工,楊氏書鋪有寫工一人、刻工十二人、印刷工六人,還有雜工兩人,這樣的規模只能算是小書鋪,縣戶房老吏給楊氏書鋪房產、現存的刻版、刻版用的梨木和紙張總共估價一千二百兩銀子,這應該是高估的,張原也不計較,就按楊石香以一千二百兩銀子入股翰社書局,十兩銀子一股,那就是一百二十股,楊石香道:“我再出八百兩銀子,湊成二百股。”

洪道泰也來了,他出銀五百兩參股翰社書局,這樣,翰社書局一萬兩的本銀已經湊起六千五百兩,其中張氏三兄弟三千兩、楊石香二千兩、陸韜一千兩、洪道泰五百兩,剩下的三千五百兩由華亭、上海的六個社首、社副出資參股,這是張原籠絡諸社首、社副的手段,其實以他現在的財力,獨立辦翰社書局也不難,之所以要拉楊石香、洪道泰、夏允彝等人參股,其實就是利益共享——

楊石香封了一兩銀子酬謝那戶房老吏,送走了老吏,幾個人在臨河的樹蔭下飲茶,張原看著坐在門前刻版的刻工,問:“石香兄,這一個刻工,一天能刻多少字?”

楊石香道:“這要看刻的是什麽字體,若是要顏、柳、歐、趙字體的刻版,那就慢了,一天只能刻百把個字,而若是一般的宋體字,也叫匠體字,這種字體雖然不甚美觀,但筆劃橫平豎直比較好下刀,一個熟練工匠一天能刻兩百多字——我這裏的書工只會寫宋體字,若要聘請善楷書的書工那工銀不低。”

張原知道那本《張介子選評松江時文百二十篇》用的就是匠體字,那冊集子約六萬字,十二個刻工一天刻三千字左右,那也要二十多天,便問:“石香兄,活字印刷不好應用嗎,為什麽至今書坊依舊采用雕版?”

楊石香道:“活字成本高,而且排版也不易,小批量印刷還是雕版比較方便。”

張原點點頭,心想:“泥活字不經用,銅活字費用太高,鉛活字還得組織人搞科研,暫時還是用雕版了,雕刻印刷用了一千多年,直到晚清、民國時才被西方傳來的鉛字印刷淘汰,可見還是很方便的。”說道:“那石香兄就要多費心了,翰社書局的刻工、印工今年先擴充一倍,年底前再擴充一倍,雇傭兩類刻工,一類就是匠體字刻工,另一類是能刻顏、柳、歐、趙字體的刻工,有些精品書籍刻工、用紙都應該要講究一些,書工也要請兩個善楷書的,老童生或者老秀才皆可。”

楊石香點頭道:“介子兄放心,我經營書鋪有年,做這些是輕車熟路,往年是無書可印,也怕賠本,如今有翰社為後盾,我盡可放手去操辦——不過在下要問一句,目下除了介子兄新點評的這本時文選本,還有何書可印?”

張原道:“出書來源石香兄不用愁,我會想辦法,你只管把技藝精良的刻工、印工招攬過來就是,書局也可自己培養刻工,雇傭一些貧家聰慧的少年當學徒,三、五年後不也可用了嗎,我們要作長遠計。”忽問:“石香兄可認得蘇州馮夢龍?”

楊石香道:“馮夢龍我曾見過一面,他三兄弟都頗有名氣,人稱吳下三馮。”

張原道:“我這次去蘇州,要會一會兒馮夢龍,請他為我們書局寫一些擬話本小說,定然大賣。”

張萼笑道:“不說其他,單那一百回本的《金瓶梅》就能讓翰社書局忙碌一年,我這回去南京,定要找到全本《金瓶梅》的手抄本,然後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