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2/2頁)

張原既有這樣的承諾,楊石香、潘若甫就對這三則規條沒有任何異議了,從此番倒董,他們見識到了張原的膽識魄力和敢於擔當,有張原為翰社社首,翰社必能發展壯大,那時不必擔心被欺負,倒是要約束社員不得仗勢欺人——

翰社規條暫定就這三條,擬明年三、四月間在紹興山陰舉行翰社第一次社集,屆時再重議規條、審核社員、編著翰社會員姓氏錄——

這豫園雅集原定是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兩天,但到了二十四日下午,有蘇州府嘉定縣、昆山縣的三十三名生員和童生慕名趕來,要求參加翰社,張原讓人記下這些生員和童生的名字,說他與兩位族兄過幾日將取道蘇州前往南京,到時可與蘇州府的諸生一晤,再議入社之事——

因為這些蘇州士子的到來,豫園雅集就延長到五月二十五日,學有所成的諸生分別升座開講,互相交流制藝心得,堪稱近年來東南最大的士人論文集會,上海縣令和縣學教諭都派人請張原去相見,勉勵有加,言語間卻又似有忌憚,張原當然要向兩位大人解釋說翰社只是一個八股文社,以交流制藝心得、共倡忠君愛國為宗旨,並將三條翰社規條呈上,上海縣令和教諭見到這三則規條,尤其是第三條,這才放心,他們就怕的是這些生員以後動輒聚集起來把持上官、投牒呼噪——

五月二十六日上午,張原一行數百人離開上海,前來送別的上海士人站滿了黃浦碼頭,不識之無的尋常百姓也來湊熱鬧,要看看倒董的山陰張公子是否有三頭六臂?

張原一行乘船溯大黃浦而上,到華亭城南碼頭時,夏允彝、翁元升等華亭生員向張原等人殷殷道別,相約明年三月在山陰相見,夏允彝與張原執手不忍分別,二人短短數日就已交情莫逆,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男子之間的友情也與男女之間的愛情一般,有一見鐘情的,也有雖為夫婦一輩子卻沒有什麽感情的,友情澎湃啊——

金瑯之因為要代範昶家人為範昶申冤,這次未參加豫園雅集,聽說諸生歸來,特意趕來碼頭與張原相見,張原得知範昶的暴斃案一時不能判決,董祖源、董祖常也一時定不了罪,陸養芳卻已與昨日無罪開釋,跟隨兄長陸韜回青浦了,陸養芳是被董祖常唆使打行的人設套陷害以奸汙良家的罪名入獄,當時是黃國鼎有意偏袒董氏,不去深查,只聽打行的人一面之詞,就把陸養芳關押起來,現在打行頭目紛紛抓捕歸案,紮火囤美人局也就水落石出了,松江府官員現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象陸養芳這種案子盡快了結,免得陸韜和一眾青浦諸生聚在衙門前不散,至於董祖源和董祖常,黃國鼎依然主張由按察司派官員下來審——

對於二董的判決,張原並不著急,他心裏有數,前年的姚復案都拖了半年才判得下來,二董豈是姚復能比的,張原料定黃國鼎的松江知府的位子做不長,吳推官、劉同知與黃國鼎的矛盾已經尖銳化,吳、劉二人得到了華亭諸生的支持,而黃國鼎這次力挺董氏讓其聲名狼藉,松江不好立足了,更有傳言說董氏焚宅就出自黃國鼎授意,這些傳聞肯定會被南京都察院的人知道,黃國鼎的日子不好過——

與華亭諸生別後,張原三兄弟和二十多名青浦生員乘船回到青浦,來到陸府門前,只見陸府上下一派喜洋洋氣氛,華亭倒董之事早已傳遍青浦,董氏再不能來逼那六百畝桑林的賭債了,也不會有打行青手來騷擾陸氏的采桑女,青浦陸氏壓抑屈辱的一年熬過去了,可以揚眉吐氣了,中風偏癱的陸兆珅拄著拐杖在陸韜的扶掖下出來迎接張氏兄弟,陸兆珅口齒還有點不清,含含糊糊感謝張原兄弟三人對陸家的恩德,張岱道:“陸老伯說的哪裏話,我們乃是姻親,青浦陸氏有難我們山陰張氏當然得鼎力相助——”

正說話間,一人突然走到張原身前,長跪謝罪道:“這次全蒙介子兄相救,不然我陸養芳已死在松江獄中了,介子兄不計前嫌救我性命,在下慚愧無地。”

張原趕緊將陸養芳扶起,見這陸養芳形容與去年大異,瘦得簡直不成人形了,可見獄中受了不少苦,若案子再拖延,真有可能死在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