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怒雨(第2/2頁)

劉同知喝道:“緝捕兇犯是官府的事,汝等生員豈可胡作非為。”

張原忙將三兄勸住,三兄張萼做事是不計後果的,他張原卻不能這麽魯莽,今日既要嚴懲董氏父子,又要保護好自己,因為煽動百姓打進去,固然痛快,但亂民無法約束,若造成房屋焚毀、人員傷亡,他們這些首倡的生員必受懲處,所以要另想辦法捉拿董祖常,而且得約束住民眾,不能讓混在其中的潑皮無賴從中鬧事打搶,事後反而由他們這些生員承受罪責——

張原這邊除張岱和張萼外,還有翁元升、蔣士翹,以及後面趕來的華亭生員十余人,張原與諸生商議了一會兒,要對付董氏父子還得借助官府之力,董其昌的門生黃國鼎走了,這劉同知和蔣通判可以爭取,張原便與翁元升和另一位華亭生員杜士全去見劉同知和蔣通判——

張原道:“劉大人、蔣大人,董宦父子為害一方,造成民怨沸騰,兩位大人也都看到了,這是董宦多年作惡積聚的民怨一朝爆發,黃府尊有意偏袒董氏,不肯抓董祖常歸案,現在又一走了之,把這難局留給兩位大人解決,好比洪水將至,卻留兩位大人在此守堤,一旦堤潰,兩位大人何以自處?這各方百姓蜂聚蟻合,其中必有輕剽貪利之徒,一旦亂起,趁勢燒搶誰能控制,如此大亂兩位大人能辭其咎否?”

劉同知和蔣通判對視一眼,這個張原年未弱冠,當此眾情洶湧之時還能如此冷靜、思慮周詳,實非等閑啊,劉同知點點頭,卻問:“依張生之見,又當如何?”

張原道:“抓捕董祖常,以平民憤。”

張萼叫道:“董其昌是元兇,若無董其昌,他的幾個孽子如何作惡,這回把董其昌一起抓了。”

張原笑了笑,說道:“這回只抓董祖常。”張原心裏很清楚,抓董其昌不是地方官能有的權力,象董其昌這樣以從三品高位致仕的大鄉紳,又是東宮老師,除了朝廷要治他的罪,地方官員哪裏能懲治他,但只要揪出董祖常並治罪,董其昌身敗名裂之日也就不遠了——

松江府劉同知對董氏危害鄉裏早有不滿,方才董祖常又那般囂張吼叫,劉同知很是惱怒,目下形勢危急,民怨如火,稍一處置不慎就全釀成聲勢浩大的民變,他也認為必須抓捕董祖常歸案以平民憤,便與蔣通判了一會兒,對張原等人道:“董祖常閉門不出,我等又不便破門而入,奈何?”

張原道:“兩位大人可以曉諭董宅中奴仆,要他們離開宅中,否則一並治罪,如此,宅中必亂——”

卻在這時,聽得有人大叫道:“董其昌父子要乘船逃跑!”

隨著這一聲叫,天上陡然雷聲震響,就好似雷神戰車從眾人頭頂隆隆馳過,悶了半天的大雨“刷”地就下來了,民怨所激,暴雨如怒。

翁元升叫道:“董宅後門那條小河直通白龍潭,再通大河往泖莊,那裏有董氏的大莊園。”

張原道:“兩位大人,不能讓董祖常跑掉,否則民憤無處宣泄,必致大亂。”

劉同知深以為然,喝命身邊的十二名衙役立即去追捕董祖常,他與蔣通判還有張原幾個諸生隨後趕去,宅前民眾聽說董氏父子逃了,也都湧到董宅後門去。

張原諸人冒雨趕到董宅後面的小河邊時,見有不少百姓受傷倒地,兩條三櫓浪船已經駛遠,卻原來董祖常讓吳龍領著數十名打行青手持棍棒開道,將聚在後門的民眾打散,然後由一群健仆護著,董其昌、董祖源、董祖常和一眾女眷上了河邊的兩條浪船,三櫓飛劃往東而去,除了吳龍幾個打行頭目隨董祖常上了船,其余打行的人或躲入董宅中,或躥入街巷四散。

大雨如幕,董其昌坐在船上,從篷窗回望河兩岸宏麗豪宅,臉色發青,這回被逼得拋家而逃,實是奇恥大辱,恨恨道:“也不必去泖莊了,安頓好女眷後我徑去南京,不嚴懲這些生員和刁民誓不罷休。”

話音未落,“砰”的一聲震響,船身一晃,董其昌沒坐穩,摔倒在艙板上,只聽得船工一片驚呼:“撞船了,撞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