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3/3頁)

張原便將“趙孟之所”和“君子喻於義”這兩篇制藝的破題和承題背誦給侯縣令聽,侯之翰皺眉道:“我初選的三百人當中好像沒有這兩篇制藝,這怎麽回事,難道遺漏了!”

侯之翰對張原寄予厚望,若張原連府試初選都未過,那連他都會大為沮喪,張原是他擢為案首的,張原不能通過府試那等於是說他無識人之明,可憑他的記憶,好像真沒看到過張原的這兩篇八股文,便讓張原將兩篇八股文完完整整地背給他聽,確認未曾看過這份考卷——

侯之翰心道:“莫非徐時進要刻意打壓張原,把張原的考卷抽去了,這也欺人太甚了吧!”便問張原當日交卷的情景,聽張原說徐知府對他那兩篇制藝很賞識,侯之翰笑了起來,說道:“你卻不早說,倒害我為你空擔心,如此看來徐知府是早把你取為童生了,好了,你回去靜候佳音吧,我這幾天是累得頭暈眼花了,要早些歇息。”

張原回到宅中,此後數日安心讀書、練字、與兩個小外甥玩耍,等著府試放榜。

四月二十四日午前,張原正在西樓書房看《昭明文選》第二十三卷,這一卷選錄的是魏晉古詩,魏晉詩歌有一種率真之氣,讀到好詩真令人神清氣爽,忍不住要大聲吟誦起來: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薄霄愧雲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為後代詩家所激賞,謝靈運自己也說“如有神助”,張原正品味詩意,武陵跑了進來,大聲道:“少爺,杭州的秦先生來了。”

“秦先生?”

張原一時沒明白是誰,隨即醒悟是秦民屏,心想:“秦民屏怎麽來了?”趕緊放下書卷,前去相迎。

秦民屏帶著六個土兵恭恭敬敬立在竹籬門外,見張原出來,秦民屏率先跪倒,張原扶之不及,趕緊也跪倒道:“秦兄,你這是折煞小弟了!”

秦民屏肅然道:“賢弟,這一拜你必須得受,愚兄是代十萬石柱土民向你拜謝。”

張原聽秦民屏這麽一說,頓時滿臉喜色,起身扶起秦民屏,問道:“朝廷赦免馬將軍的詔旨下來了是嗎?”

秦民屏也是滿面笑容,點頭道:“正是,所以愚兄趕來告訴賢弟一聲,我來此還要向令尊、令堂磕頭。”土民重義,既與張原兄弟相稱,那張原的父母也是他秦民屏的長輩了,所以一定要當面磕頭。

張原推辭不了,就先入內院和母親說了一聲,扶著母親到前廳,那秦民屏跪倒結結實實磕了三個響頭,張母呂氏趕緊讓張原把秦民屏扶起,寒暄了幾句,伊亭扶張母呂氏進去,秦民屏便要告辭,說要趕回川東夔州去,張原道:“豈有此理,兄長遠道而來,總要歇一晚再走。”

秦民屏道:“實歇不得,愚兄歸心似箭,那鐘公公的生祠已開建,我留十四名土兵幫助建祠,我這次來已向鐘公公辭了行,不必再轉回杭州,徑自西歸。”他繞道數百裏來山陰就是為了向張原通報一聲並向張原母親磕個頭——

張原道:“既如此,那我也不多留兄長,但一頓酒飯是少不了的。”讓小石頭去叫穆敬巖來,一起到府學宮十字街酒樓請秦民屏一行七人喝酒。

正飲酒敘談之際,從二樓長窗忽見街上好些人奔跑起來,有人嚷道:“放榜了,放榜了。”擁向府衙看榜文書案。

張原心中突的一跳,卻是不動聲色,繼續與秦民屏飲酒吃菜,無論他著急關切與否,榜單已經確定在那裏了,晚一刻知道也無妨,只是這紹興荳酒一杯又一杯,喝得毫無感覺——

十字街的人一大半跑去看榜了,街道難得一靜,這安靜也沒保持多久,就聽得鑼鼓喧天而來,還有鞭炮“噼哩啪啦”炸響,一班吹鼓手吹著嗩呐、敲著鑼鼓快步走過十字街,轉過府學宮去了。

張原認得這班吹鼓手,到他家報喜都三次了,看這去向也像是他家,看來他取中了,就不知道是不是案首?

秦民屏見張原頻頻看窗外,突然醒悟,把酒杯一放,說道:“對了,賢弟也參加了府試吧,趕緊去看榜。”

張原笑道:“不爭這一時,報信的人很快就會來的。”

果然,那班吹鼓手吹吹打打又繞過來了,走在前面的是武陵,他領著這班吹鼓手找到酒樓這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