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忠臣、名妓和太監(第3/4頁)

張原躬身道:“多謝公公仗義相助,這回若不是公公,那學生就狼狽了。”

鐘太監笑道:“也不會狼狽,有秦先生助你,幾個潑皮能奈你何——你府試是下月對吧,也不用急,今日陪咱家再遊西湖,幫咱家斟酌一下生祠的選址。”

這是鐘太監的終身大事,張原豈能不湊趣,便隨鐘太監上了西湖樓船,徑往蘇堤方向而去,鐘太監很會選地方,他想把生祠建在蘇堤第一橋畔,附近便是嶽王墳和銀瓶小姐墓,銀瓶小姐是嶽飛之女,嶽飛死後,銀瓶小姐懷抱銀瓶投井而死,西泠橋的蘇小小墓離此也不遠,忠臣、烈女、名妓,鐘太監想廁身其中,實在是煞風景——

鐘太監於樓船上遙指建祠方位,征求張原的意見,張原問:“除此地之外,公公可另有選址?”

鐘太監問:“怎麽,此地不佳嗎,咱家覺得好,這裏熱鬧。”

張原道:“蒙公公厚愛,學生不敢不直言,正因為這裏是遊人必經之處,熱鬧是熱鬧,但也極易遭人忌恨,愚以為,建生祠不必在這繁華熱鬧處,於棲霞嶺或者寶石山上建祠最佳,坐山觀湖,居高臨下,才是雅人深致,這樣才得長久。”

鐘太監皺眉思忖片刻,點頭道:“你是真心為咱家著想的,咱家聽你的,寶石山上有保俶塔,棲霞嶺有牛臯墓,也是好地方,你今日就陪咱家踏勘寶石山和棲霞嶺,選定一處建祠。”

張原便陪著鐘太監舍舟登岸,先遊棲霞嶺,嶺上桃花燦爛,遠望如煙霞織錦,故名棲霞嶺,東與葛嶺相連,山不高,古跡頗多,一時間尋不到好的建祠之所,便再往寶石山,保俶塔是宋代建的,毀而又建,建而又毀,現在這塔是萬歷二十年重修的,鐘太監看中塔畔頓霞石一塊地,張原也覺得不錯,生祠選址就這麽定了。

這時已經是午後未時,鐘太監與張原、秦民屏三人就在塔下小寺隨便用了一些齋飯,隨行的其他人當然還得餓著,飯後又在山上遊覽了一會兒,這才下山,樓船早已奉命泊在白堤,一行人乘船返回西湖西岸——

鐘太監選定了生祠地址,心情愉快,邀張原、秦民屏入織造署赴宴,又知張原的姐姐和外甥在運河埠口船上,鐘太監還特意派幹兒子小高送了酒食去。

戌時末,張原和秦民屏向鐘太監告辭,張原道:“鐘公公,學生明日便要啟程回山陰,就不再來向公公辭行了。”

鐘太監道:“好,咱家祝你科考連捷,一路考到京城去,哈哈。”攜著張原的手送出織造署大門,派馬車送張原回運河埠口。

次日一早,張原雇纖夫把白篷船拉過連接運河與錢塘江的通渠,因為地勢高低不一樣,必須使用人力,秦民屏領著土兵趕來相送,秦民屏道:“張賢弟,那個雇傭打行青手的人名叫姚信,被抓獲了,果然是姚復之弟。”秦民屏派了兩個土兵一直在杭州府衙看著審案,一有消息即來報告。

張原喜問:“在哪裏抓到的?”

秦民屏道:“那個姚信雇傭了打行的黑八,就在城內眠花樓一個妓女那裏住著等那黑八的消息,黑八一招供,捕快到眠花樓就把他抓住了。”

張原道:“這便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秦民屏與手下土兵一直送到錢塘江畔,本來還想讓四個土兵雇船護送至山陰,張原婉拒了。

這日午後,三明瓦白篷船到了西興運河的西陵這一端,這回是順流而下,船行頗快,六十裏水路兩個多時辰便到了,在錢清用了晚飯,白篷船的船工、船娘都是商家仆人,離家也快一個月了,也是歸心似箭,趁著月色明朗,二人輪番操船,一夜行了一百零五裏水路,三月十八日一早便到了會稽——

張原、張若曦等人早早就起身洗漱,張若曦笑吟吟看著弟弟道:“小原,要先見商氏小姐嗎?”

張原笑道:“也是順路,會稽商氏在東大池畔就有泊船的碼頭,姐姐要見見她嗎?”

張若曦笑道:“這還用問,當然要見。”

三明瓦白篷船在商氏後園碼頭泊下,早有商氏仆人看到,問知是張公子回來了,大喜道:“大小姐早吩咐小人們候著呢,料想張公子就是這兩日回來。”說罷,飛奔去報信了。

張原下了船,立在岸階上,看著不遠處的白馬山沐浴在朝陽的光輝下,青山綠水,良辰美景,懷著美好的心情等商澹然來。

只過了半盞茶時間,商氏大宅後園擁出來一群婢仆,然後是商澹然和祁氏,祁氏關心夫君商周德,自然也要來問話。

張原快步迎上去,先向祁氏行禮道:“見過二嫂子。”又向商澹然一揖,微笑道:“澹然你好。”身子一側,朝白篷船一指:“我姐姐張若曦也從青浦歸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