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天降小任(第2/2頁)

說到這裏,張原不禁想起明人筆記裏關於“民抄董宦”的華亭民變,公安三袁的袁小修也記載過此事,憤怒的民眾把董其昌的府第都給燒了,心道:“卻原來民抄董宦的事最終還要落到我頭上,這也算是天降小任,嗯,不急,慢慢來,待我戴上方巾有了生員功名才好行事。”

張若曦看著弟弟張原,鼻梁挺直,不說話時抿著嘴,唇角有淡淡的髭須,雖然還是有些青澀,但舉止神態卻有了成年男子的氣度,尤其是說話不緊不慢、有條有理,再看那眼神,簡直老謀深算似的——

張若曦感到很安慰,弟弟的確長大了,而且睿智,考慮的事情比她和陸郎還周到長遠,張若曦的離愁和擔憂減輕了許多,輕聲笑道:“陸老太太說以後不許你上門呢。”

張原道:“日久見人心,陸老先生和陸老太太以後都會知道我的好處,姐姐看著好了。”

張若曦很喜歡弟弟這個樣子,篤定從容、聰慧自信,笑道:“進艙去,姐姐要審問你——”回頭朝東邊望,那青浦縣城的譙樓望不見了。

進到前艙坐定,張若曦擺出以前做閨女時教訓小弟的姿態,道:“說,銀子哪裏來的?還有多少事瞞著我?”

張原看著姐姐那樣子就想笑,張若曦板著臉道:“不許笑,回答我的話,不然有竹筍炒肉吃——”

說到這裏,張若曦忍俊不禁,笑了起來,竹筍炒肉就是用竹尺打手心,這道菜小時候的張原最怕吃。

張原搖手道:“求饒,求饒,我說就是了,這一千兩銀子是杭州織造太監送的——”當即將在杭州遇秦良玉的事細細說了。

張若曦恍然道:“怪道說石柱土司也給陸郎祝壽呢,原來是小原賣了人家這麽個大恩情。”說著,又上上下下打量這個弟弟,說道:“姐姐真是看不透你了,你小小年紀竟有這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本事,這可不是書本裏學得到的!”

張母呂氏還有伊亭、武陵這些人是與張原朝夕相處的,也看到了張原每日勤學苦讀,潛移默化不覺得張原變化大,而張若曦則感受強烈,她對以前的弟弟很了解,而僅僅一年不見,弟弟張原就變得讓她完全看不透了,雖然這都是讓她驚喜樂見的變化,可變化實在太大了,性情是完全兩樣——

張原只好向姐姐解釋,就像他那次對族叔祖張汝霖解釋的一樣,說是眼疾最嚴重的時候,整日郁悶昏沉,夢到一山,山間有瀑布如雪,松石奇古,山巖壁隙間卻有幾個書架,藏書數千卷,他看了那些書後,記性就變好了,也懂得了很多——

這一招很管用,子不語怪力亂神,但絕大多數還是相信這些神奇之事,張若曦極是高興,說道:“昨日真真說你眼睛不好時學會了聽書,過耳不忘,卻原來是這麽回事,那姐姐要考考你。”找出一本書來,說道:“姐姐讀一段文字,等下你背誦,先讀一段短的——這是東林三君之一趙夢白的筆記一則,極好笑,”朗讀道,“二瞽者同行,曰‘世上惟瞽者最好,有眼人終日奔忙,農家更甚,怎得如我們清閑一世’,適眾農夫竊聽之,乃假作縣官,訶斥瞽者失於回避,以鋤把各打一頓呵斥之去,隨後復竊聽之,一瞽者曰‘畢竟是瞽者好,若是有眼人,打了還要問罪’——”

張原笑得不行了,張若曦忍笑道:“還有,還有——”繼續念道:

“贊曰:北方瞽者叫做先生,自有好處,世上欺天害理,俱是有眼人,無一瞽者,只看這些農夫,扮作假官,擅自打人,如此事瞽者卻做不出來,此便勝似有眼人也——好了,背誦給姐姐聽。”

張原笑道:“先讓我笑夠了再背誦,沒想到東林三君子的趙南星老先生也這麽善謔。”笑了一陣,便將這一則笑話一字不漏地背誦了出來。

張若曦又取出張原尚未讀過的《性理全書》第五十五卷來,讀了四頁約一千五百余個晦澀艱深的文字,張原竟真是過耳成誦,張若曦這才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