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第2/2頁)

王陽明講究知行合一,坐在書齋裏只求個人道德完善雖然難但尚可以克服,而入世為官要把自己的道德理想貫徹到政務公案中去,則是步步荊棘,因為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李邦華當然是深有感觸,說道:“你這個事還不難解決,對了,陸兆珅先生怎麽不來為其子求情?”

張原道:“陸老先生去了華亭,陸養芳本來是隨其父一起去的,卻半路踅回,思奪學生的婢女。”

李邦華知道陸兆珅去華亭所為何事,搖了搖頭,說道:“陸養芳如此胡作非為,正該懲誡,先關他兩天,讓他嘗點苦頭,待陸老先生回來再說,絕不至於要逐令姐出門,這個你放心。”

這時,門子又來報說陸秀才求見縣尊,李邦華笑道:“陸生是謙謙君子啊,這定是為其弟求情來的。”

陸韜進來了,作揖後擡頭,李邦華看到他額頭果然有磕傷的痕跡,心裏感慨孝子難做,從舜帝開始就是如此,說道:“陸生,你之事本縣已悉知,回去告訴汝母,陸養芳必須懲治,至於究竟如何懲治待汝父歸來再定,你也不必惶恐,我會為你向汝父分說。”

陸韜懇求道:“可否讓門生去探望一下舍弟?”

李邦華道:“就讓陸養芳擔驚受怕一夜也是好事,明日再去探望吧。”

陸韜不敢多說,便與張原一起告退,李邦華送了幾步,對張原道:“獨者物之本,而慎獨者,格之始事也。”

張原躬身道:“多謝李縣尊指教。”與姐夫陸韜出了縣衙,見陸大有、武陵和穆敬巖、穆真真父女都候在外面,便對姐夫陸韜道:“姐夫,我就不隨你回陸府了,我四人自找一家客棧歇息。”

陸韜急道:“焉有是理,你不回去,若曦豈不著急。”拉著張原的手就走。

張原便隨姐夫回陸府,抓陸養芳沒什麽好慚愧的,給陸養芳一個深刻的教訓,對青浦陸氏是一件好事。

張若曦見夫君和弟弟張原都回來了,略略放心,還沒說話,陸韜便道:“我先去向母親回個話。”匆匆去了。

半輪明月已西斜,夜已深,履純、履潔兩個小孩子早已甜甜入睡,但周媽和幾個婢仆都還在候著,一個個立在廊下,有點惶惶不可終日的感覺。

張原看著姐姐張若曦道:“姐姐你怨我嗎,給你和姐夫惹了那麽大麻煩?”

張若曦道:“姐姐寧願自己受委屈也不能讓你受委屈,而且這事也是我小叔不對。”

張原道:“姐姐明日就隨我回山陰住上一段時間——”

“不行。”張若曦道:“若沒出這樣的事,姐姐是要和你回山陰看母親的,只是現在我如何能把你姐夫一個人丟在這裏。”

張原道:“姐姐,我是這樣想的,陸養芳躲在家裏不出去,在老人面前讒言亂語,定會鬧得家宅不寧,這一關進去反倒省心些,我方才求李縣令主持公道,待陸老先生回來,李縣令會與陸老先生相談,而姐姐若留在這裏,反而不大好,離開一時間,事情平息後再回來最好,陸養芳吃了這次教訓以後應該會收斂些,其實這些都無所謂,只要姐夫待姐姐好就行,姐夫是縣學廩生,也是有地位的,陸養芳如此不堪,以後陸老先生也會更倚仗姐夫,畢竟姐夫是他們的兒子,又不是外人,姐姐倒也不必擔心姐夫會受多大委屈,姐姐要知道姐夫是最怕你受委屈。”

張若曦有些吃驚地看著弟弟張原,這個十六歲的弟弟比她這個做姐姐的人情世故還通透,想了想,說道:“小原說得也是,待你姐夫回來再說吧。”

陸韜這次很快就回來了,沒有陸養芳在一邊挑唆,柳氏也沒為難這個大兒子,畢竟陸兆珅不在家,陸養芳又抓起來了,她還得倚仗這個長子呢,只叮囑陸韜明日一早就去探監,莫讓弟弟陸養芳在獄中受苦——

陸韜也認為若曦明日回山陰更好,免得撞在兩位老人的氣頭上,反正在陸兆珅去華亭之前,張原已經向陸兆珅請求讓姐姐若曦隨他回山陰住一段時日,陸兆珅也是答應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