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2/2頁)

張原躬身道:“請縣尊秉公直斷。”這就是說不要留什麽情面,也不要刻意重判,該怎麽判就怎麽判,以直報怨。

李邦華點點頭,便命刑房典史帶幾個差役去陸養芳在鄉間的別墅抓捕陸養芳和其他三個仆人歸案受審,那陸養芳並無秀才功名,可隨意刑拘。

此去陸氏鄉間別墅往返大約要一個時辰,張原諸人便在大堂上等著,與李知縣說些文會、科舉之事,掌燈時,刑房典史和幾個差役回來了,陸養芳沒有抓到,只抓了兩個男仆歸案,讓穆真真辨認,正是那兩個被她打傷的惡仆,其中一個小腿骨裂,另一個腦門腫起一個血包,這還是穆真真手下留了勁的,不然的話,劈頭一棍打死也不稀奇。

這兩個陸家的男仆對奉命誘劫穆真真之事也都供認不諱,刑房書吏一一記載在案,並讓二仆畫押,然後收監,待陸養芳歸案後再行宣判。

本來案子未結,穆真真也是不能隨意離開的,李縣令給張原面子,讓張原帶走穆真真。

一眾諸生出了縣衙大堂,範文若等人自去客棧歇息,楊石香陪張原走過旌善亭時,卻見陸韜和仆人陸大有從亭邊轉了出來,天色已暮,陸大有提著一盞燈籠。

張原一看姐夫陸韜那難受的樣子,忙道:“姐夫,不是我要讓姐夫為難,是那陸養芳欺人太甚,姑息不得。”

陸韜道:“我知道我知道,我們先回去再說。”

張原和楊石香等人道別後,帶著穆敬巖和穆真真隨陸韜主仆回到陸府,便見有婢女候在門邊,見陸韜回來,忙道:“大少爺回來了,老太太請大少爺去。”

陸韜心知是怎麽回事,對張原道:“介子你先去你姐姐那裏,把事情和她說清楚,明日你們就回山陰吧。”

張原回小院見到姐姐張若曦,張若曦已經聽說了醉仙樓前的這場大風波,氣道:“陸養芳著實可恨,這事若忍了他就會更猖狂,正該讓他見官吃板子,他早已回來了。”隨即又蹙眉道:“只是你姐夫夾在中間,也有得罪受,媼姑喚你姐夫去想必又要責罵你姐夫了,你姐夫是個大孝子。”

張原道:“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應該的,但總是逆來順受的話不如自立門戶,君子愛人以德,細人愛人以姑息,這陸養芳不懲治以後還會禍及家門。”起身道:“姐姐,我出去一下,我要幫一下姐夫,我不能讓姐夫為我受罪。”

……

陸韜進到內院小廳,只見燈火高張,眾婢無聲,母親柳氏端坐在太師椅上,負案在逃的陸養芳就站在母親柳氏身後,一見陸韜進來,陸養芳反倒怒道:“阿兄這是要骨肉相殘,求母親為孩兒作主。”

滿臉皺紋的柳氏瞪著陸韜,叱道:“跪下。”

陸韜跪下,稟道:“母親,二弟他謀奪張原的婢女,被告上官,兒子亦無可奈何。”

柳氏怒道:“張原是你內弟,你不可以阻止他嗎,這張原住在我家卻控告我兒子,欺人太甚了吧。”

陸韜沒法和母親講理,就跪著不說話。

柳氏吩咐道:“趕緊讓那個張原去縣衙撤訴,把那幾個仆人也都放出來,不然你老父回來饒不了你。”

陸韜再如何純孝,此時也是悲憤至極,“怦怦”磕頭道:“母親,兒子做了什麽錯事,母親不責罰二弟,卻只責罵兒子,這還有天理嗎!”

陸養芳忙道:“母親你看阿兄,在母親面前講什麽天理,父母的話就是天理,阿兄讀了這麽多年書連這個都不明白嗎!”

陸養芳能得父母歡心,全在於他的巧言令色。

柳氏果然大怒,說道:“好啊,跟我講天理,你這個逆子,我和你說,你不讓張原把案子給撤了,我就告你不孝忤逆。”

陸養芳站在母親柳氏身後,看著跪在地上磕頭的兄長陸韜,他是暗暗冷笑,料想兄長不敢抗命,這官司傷不了他半根寒毛,只可惜沒得到張原那個婢女,又恨張原竟敢控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