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2/2頁)

石柱土司馬千乘之妻秦良玉,可以說是古來第一巾幗英雄,也是悲愴晚明史中的一抹明麗的亮色,英風烈烈,光照百代,秦良玉饒膽智、善騎射、熟韜略、工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率土司白杆兵勤王征戰,戰功赫赫,以一個女子因戰功官至鎮東將軍、太子太保、忠貞侯,這在中國史上是獨一無二的,而萬歷四十一年,正是秦良玉命運轉折之時——

秦良玉以為張原只是客套話,一個江南少年哪裏會知道邊遠山區的一個土司,說道:“我夫君現在雲陽獄中,小婦悲愁無告,哪裏還有什麽威名。”

張原道:“將軍夫婦平播州楊應龍之亂,戰功第一,聲名遠揚,我江南士子也曾聽聞,馬將軍忠義,無辜入獄定是被人所誣,當有冤情大白之日。”

秦良玉聽張原說出這番話,又驚又喜,卻原來這少年書生並非只是客套虛語,還真知道她夫婦的事跡,人孰無好名之心,秦良玉一生忠義固然是高貴本性,也出於愛惜名聲之故,喜道:“多謝公子吉言,拙夫若能免罪出獄,當感公子之德,小婦不善婉轉巧言,就直說了——公子如何能幫得了我夫君?”

張原道:“請夫人先說說馬將軍因何入獄?”

秦良玉道:“拙夫耿直,得罪了雲南銀礦稅監邱乘雲,遭其誣告說我夫率部民搶劫礦銀,皇帝震怒,將我夫下雲陽獄論罪。”

張原記憶中秦良玉之夫是得罪了太監才下獄的,只是不清楚原來是被誣劫奪礦銀,萬歷皇帝嗜財如命,你奪他礦銀,他當然震怒了,邱太監這一招實在狠毒,問:“馬將軍入獄,夫人來杭州又是何緣故?”

秦良玉道:“小婦這是要進京告禦狀,為我夫君鳴冤。”

張原眉頭輕蹙,心道:“萬歷皇帝十幾年不上朝了,只務斂財,賑災都不管了,你去告禦狀有用嗎,你現在可沒有十幾年後那樣顯赫的聲名。”說道:“在下想細問一下,馬將軍是如何得罪了那邱太監?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救馬將軍,還必須從那邱太監那裏想辦法,進京申冤路途遙遠,反而是下策。”

秦良玉見張原說話極有智慧,便道:“公子言談不凡,想必是出自名門,可否讓小婦了解一二?”

張原道:“族先祖陽和先生,是隆慶五年殿試狀元,在下本月初參加山陰縣試,僥幸得了案首。”這時必須借勢,這也是取信於人的捷徑,沒必要假惺惺謙虛。

秦良玉肅然起身道:“張公子是內山先生的後人,小婦先祖曾受過內山先生的恩惠,請張公子受小婦一拜。”

張原趕緊還禮,連稱不敢,這才想起族叔祖張汝霖的祖父張天復曾任雲南按察司副使,內山是張天復的號。

秦良玉神態恭敬了許多,說道:“張公子先祖對小婦先祖有恩,今日張公子又有恩於小婦母子,幾代恩惠,如何報答。”便叫兒子馬祥麟過來向張原磕頭,要馬祥麟稱張原為世叔,張原連稱不敢,要以平輩相稱,畢竟他與馬祥麟只相差六歲——

秦良玉不肯,定要兒子稱張原為叔,然後方說太監邱乘雲之事,道:“邱太監從雲南解銀入川,路過石柱時,向我夫君勒索銀錢三千兩,銀錢也就罷了,還說要砍伐一千株數人合抱的大紫杉運至其官署備用,這崇山峻嶺的需要多少人力,我夫君拒絕了,幹脆連銀錢也不給,那邱太監懷恨在心,到了重慶府,便誣告我夫君搶劫礦銀。”

張原暗暗嘆息,太監睚眥必報的,而不管這會惹下多大的禍事,馬千乘自稱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其實是漢化的土人,算是知禮循法的,竟赴雲陽獄,不然的話這絕對會引起一場叛亂——

張原道:“馬將軍不計個人仇怨,大義為先,實在讓人敬佩,不知夫人可曾托人向邱太監轉圜?”

秦良玉道:“我等委曲求全,送去白銀五千兩,那邱太監卻不收了,咬定被劫銀五萬兩,要追賠五萬兩的話豈不把我石柱宣撫司家底抄空了,我夫君也堅決不肯交銀,寧願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