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靜止的相片(第2/2頁)

二十日一大早,張原起床洗漱,用罷早餐後就與武陵、穆敬巖、穆真真還有姐夫家的仆人陸大有去八士橋,昨日商周德說好會派船在八士橋接張原,張原將與商周德和傅氏母女同路去嘉興——

這是張原第一次出遠門,張母呂氏是千叮萬囑,不顧兒子勸阻,小腳伶仃硬是要到八士橋相送,一路絮絮叨叨,要兒子乘船要小心水火、路上吃食一定要幹凈、寧可少吃不要多吃、出外容忍為上莫要惹是非,又叮囑武陵道:“小武不許貪玩,要侍候好少爺。”看著穆敬巖、穆真真父女道:“真真也要多費心。”

穆真真也是第一次出遠門,一顆心躍躍的快活,對張母呂氏道:“太太放心,小婢會好生侍候少爺的。”

穆敬巖和陸大有都請張母呂氏放心,現在路上都還太平,不會有事的。

張原絲毫不嫌母親啰嗦,只有深嘗過世間味才知這一刻的可貴,微笑道:“兒子十六歲了,成丁了,母親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一句話就把張母呂氏給逗笑了。

這時,張岱、張萼、張卓如還有張定一都來到八士橋相送,嘻嘻哈哈說笑一通,張原幾人剛上船,魯雲谷趕來了,特意送來一些制劑藥丸,有治腹瀉的、頭痛腦熱的、暈船的,都用小瓷瓶裝好,貼有標簽,以備路途應急之需,張原謝過魯雲谷,命武陵收好了。

三明瓦白篷船緩緩駛離八士橋,張原立在船頭,從漸漸駛離的船上看著遠處不動的橋和橋邊的母親及親友,那畫面仿佛一張靜止的相片。

河道轉彎,看不到八士橋了,張原回船艙坐下,忽然想起一事,問穆真真:“真真,你的小盤龍棍帶上了沒有?”

穆真真道:“啊,還要帶小盤龍棍嗎。”

張原笑道:“防個萬一嘛。”看著穆真真微微含笑的樣子,說道:“你已經帶著了是嗎?”

穆敬巖笑道:“少爺放心,都帶著呢,和小人的哨棒放在一起。”

說話間,早到了會稽商氏後園在東大池的小碼頭,這是商氏的私家碼頭,紹興大戶人家都有自己的小碼頭。

商澹然和族人在岸上等候,傅氏和景蘭、景徽已經在另一艘五明瓦白篷船上,張原跳上岸,和商氏族人一一道別,最後來到商澹然面前,這美麗女郎擡起晶亮醉人的眸子望著張原,輕聲道:“早去早回,一路平安。”

張原輕聲道:“知道了,我會想你的。”看著這女郎美玉一般的臉霎時紅起來,這樣小小調戲一下的感覺真好,其實也不是調戲,只是說了實話而已,嗯,是情趣——

兩艘白篷船蕩起層層細浪,一前一後駛離商氏後園碼頭,這種白篷船是用熟桐油刷的竹篾船篷,保持了竹篾的本色,遠行的夜航船都是這種白篷船,想必也是為了夜間行駛容易辨識防止相撞的緣故吧——

商周德他們乘坐的五明瓦白篷船是紹興最大的民船,明瓦由蚌片磨薄所制,采光頗佳,船艙如居室一般,分成四隔,傅氏與兩個女兒還有三個貼身侍婢在後前艙、中艙是六個仆婦,商周德和四個男仆居靠後的那間艙室,四個船工則在船尾小篷艙歇息,還能燒火做飯,很是方便——

張原乘坐的是三明瓦白篷船,比五明瓦船小了很多,也有三個艙室,船尾小篷窗是一對船工夫婦的居所,中間一艙住的是穆敬巖和陸大有,穆真真不可能與陸大有同艙,當然只有和張原、武陵住前艙了,小婢嘛,就是要同艙侍候少爺的——

水路經西興運河前往蕭山,張原第一次坐這麽長時間的船,頗為新鮮,聽著船底汩汩的水聲,心裏靜靜的喜悅,上午的陽光斜照,篷窗打開,曬著暖洋洋的,探頭看駛在前面的那艘五明瓦大船,有一個小腦袋正從一扇篷窗裏向這邊張望,搖手喚道:“張公子哥哥——”

張原微笑起來,讓武陵取出他的水晶石眼鏡,戴上,這下子能看清小景徽了,粉搓玉琢的小姑娘——

小景徽見張原戴著那麽奇怪的東西,忙問:“張公子哥哥,你戴的什麽?”

張原道:“待會停船我再和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