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章 夫人不如鳥(第2/2頁)

劉宗周道:“出題是由你,但也要合乎規矩,萬歷以來,科考中哪裏還有這種無情截搭題,你要出截搭題也必須是有情搭。”

王思任開口道:“正統六年詔令天下督學,出題不許摘裂牽綴,及問非所當問,違者,風憲官糾劾論罪。”

王嬰姿甚喜,還是爹爹厲害,博聞強記,把一百多年前的聖旨都背下來了,這下子看姚黑心還有什麽話說。

姚復強辯道:“這只是賭局遊戲——”

孫教諭喝道:“這是八股盛會,風雅之舉。”名不正則言不順,必須正名,怎麽能說是賭局呢。

姚復見堂上眾官都冷眼相看,只好道:“就算是吧,可這畢竟不是科考,當然由得我出題。”

姚復與劉宗周爭議這四書題時,張原面上不動聲色,心裏緊張思索,若姚復咬定就要以“文王既歿可以人而不如鳥乎”為題,那他也決定應對這一挑戰,這世間沒有不能破的八股題,差別是破得好和破得差而已。

徐知府來打圓場了,笑道:“這種無情截搭題固然不合規矩,但早年也風行一時,主要是為了防止考生剿襲擬題,這種題近年是少見了,但今日並非莊嚴科場,還是有些遊戲意味,不如這樣吧,這道題就讓張原破一破,破題即可,不須作齊八股,然後姚生再擬一道科考正題由張原制藝,諸位以為如何?”

徐時進這是在暗助姚復,這道無情截搭題若張原破不出或者說破得不好,那麽張原氣勢先就怯了,後面那道題再怎麽作得好,也不好再以勝局為由逼迫姚復交出頭巾功名——

這裏以知府徐時進為尊,既然徐知府這麽說,劉宗周也不好再堅持,便鼓勵張原道:“張原,且嘗試破題,破不出也無妨,不要胡亂破,違了聖賢之道。”

張原已經思考了好一會兒,起身道:“學生就口答吧。”這是他藏拙之法,他的小楷雖有進步,但顯然難讓堂上眾官和在場諸生滿意,只怕及格都算不上,畢竟認真練字才四個月時間,而口答既顯思維敏捷,也更灑脫一些。

劉宗周訝然道:“你已破題?”

張原點頭道:“只是此題割裂過甚,學生破得不甚典雅——”

劉宗周道:“你且破來聽聽。”

徐知府、侯縣令、張汝霖、王思任一齊身子前傾,堂廡兩側的諸生也都凝神傾聽,靜觀少年張原如何破這道“文王既歿可以人而不如鳥乎”的無情搭四書題?

張原破題道:“夫人不如鳥,則真可恥矣,恥矣恥矣,如恥之,莫若師文王。”

這個破題很有戲謔之意,但能把文王與人不如鳥聯系起來,而且符合儒家道德,當然是破得精準的,這需要超強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還有,就是捷才。

眾人先是愕然,隨即哄堂大笑。

徐時進等人都忍不住笑,張萼也裝模作樣來一句:“妙哉。”

王嬰姿“撲哧”一聲,嬌聲乍露,所幸滿堂都是笑聲,沒人注意到她笑得這麽嬌。

只有兩個人不笑,張原和姚復。

張原是說笑話的,當然要繃著不笑,眾人皆笑我獨淡然嘛!

姚復心裏清楚眾人發笑不是因為張原可笑,而是因為張原破題破得妙而且詼諧,所以他哪笑得出來,叫道:“破題只兩句,他這多少句了!”

張原毫不客氣地反擊:“姚秀才以百年前的無情題考我,卻要我以今日破題法來應對,規矩都是你立的嗎?”

劉宗周道:“嘉靖以前,破題可三、四句,張原這麽破也合乎規矩,這本是嘉靖前的考題。”

徐知府也道:“姚生,莫要糾纏,趕緊另出題吧。”

姚復無可奈何,思忖片刻,出題道:“君子矜而不爭。”

“君子矜而不爭”出於《論語·衛靈公第十五》,這是堂堂正正的四書題,很能考驗作文者的功力,劉宗周點頭道:“好,張原開始作題吧。”

“且慢。”姚復又有話說了:“此題甚易,實在是太便宜他了,所以張介子必須在兩刻時內作出這篇四書題。”

堂上諸生又是“嘩”的一聲,童生試乃至道試都要考一天,這姚復卻讓張原兩刻時內作出一篇四書題八股,這不是存心刁難嗎,就是照抄都要抄好一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