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章 常恐秋節至(第2/2頁)

……

張原等人押著楊尚源到縣衙時,縣令侯之翰也剛從會稽回來不久,今日受老師王思任之邀,與延慶寺的老僧一起談禪論詩,侯之翰問王思任:“張原在老師那裏學制藝,不知進境如何?”

王思任笑道:“此子聰慧,遠勝於我,而且勤學深思,猶為難及,你倒不用擔心他下月的賭約。”

侯之翰笑道:“老師都這麽說,侍教生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就等著看張原下月的精彩制藝了。”

未想剛回到縣衙,張原就來告狀了,而且跟來了大批民眾,這讓侯之翰有些驚慌,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民眾聚集,稍有處置不當,就易釀成民變,急召縣丞、主簿一同升日見堂審案。

那孟秀才這時也趕回來了,沖上日見堂,不顧侯縣令正在問話,附耳對楊尚源耳語幾句,楊尚源連連點頭——

侯之翰一拍驚堂木,喝道:“孟生,你敢擾亂公堂!”

孟秀才趕緊行禮道:“縣尊,侍教生不敢。”退在一邊。

張萼對身邊的張原道:“介子,他們又要搗鬼。”

張原道:“想必是找姚訟棍拿了個主意,可惜他們忘了一個人,有這人在,楊尚源就翻不了身。”

事情很清楚,證人極多,侯之翰命刑科房吏目將證人名字一一登記畫押,剩下的兩錠大銀也全部打碎,都是灌鉛的假銀,當然也不是全假,包在黑鉛外面的還是真銀,三錠假銀合計真銀大約五十兩,楊尚源一口咬定他是受了松江奸商的騙,事先也不知道這是假銀。

侯之翰問松江奸商名字,楊尚源就胡亂編了一個張三李四,心道:“松江商人數萬,看你怎麽查去。”卻聽張原說道:“縣尊,還有一個人證,可以證明楊尚源事先知道這些銀子是灌鉛的假銀。”

侯之翰便道:“帶證人上堂。”

楊尚源一驚,心想:“這是哪個證人?”他本來假裝腿斷了躺在地上,這時昂起頭看證人是誰,一個照面,大驚失色,那被兩個張氏家仆左右夾著上堂來的漢子,不就是先前奉他之命回去取假銀的仆人楊盛嗎?難怪方才回來的路上沒看到楊盛,卻原來是被張原派人先給拘押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