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章 左耳進右耳出(第2/2頁)

張原道:“多謝叔祖,晚輩一定努力上進。”施禮而退——

張汝霖又道:“去向謔庵先生見個禮,莫失了禮數。”

張原正有此意,王思任是他比較欣賞的晚明人物之一,還有,王思任身邊的那個俊俏少年是什麽人,這點好奇心還是有的。

戲台上的《驚夢》一出已演完,張原走到王思任座前,鄭重施禮:“小子張原拜見謔庵先生。”

王思任笑問:“尊叔祖已經考過你了吧,還要來我這裏請考?”

張原道:“曲終人散,晚輩是來向先生告辭的。”

王思任號謔庵,自然是非常會說笑的,說道:“賢侄天生神耳,讓人羨慕,只是這每日除了讀書聲,還有雞鳴犬吠、鄉鄰爭罵,種種聲響過耳不忘,豈不脹塞?”

張原含笑道:“好教謔庵先生得知,耳朵有兩只,可以左耳進右耳出。”

王思任放聲大笑,對張汝霖道:“肅翁,你這個族孫有趣,也有捷才。”他身後的那個俊俏少年也低著頭笑。

張汝霖笑道:“謔庵既這般說,不如收他為弟子,謔庵的時文乃是一絕,都說時文枯燥,謔庵的時文卻是靈動多姿,於八股框框中,偏能才情逸出,兩百年來第一人也。”

張原便待拜師,王思任卻一把扶住他,笑道:“我這時文學不得,學我者必不中,既我自己也不知當年怎麽就中了,僥幸,僥幸!”

張汝霖大笑,連聲道:“謔庵,你太謙了,不肯教他也就罷了,怎麽把自己也一並取笑了。”

王思任道:“能笑得自己方笑得他人,不然只顧笑他人,那是輕薄。”

張汝霖向張原擺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王思任的那些非禮逾矩的奇思怪想不適合少年人多聽。

張原走出壽花堂,回頭見那俊俏少年也正好朝他看過來,肯定是一直盯著他背影看呢,便向那少年招招手——

少年一愣,遲疑了一下,走了過來,拱手問:“何事?”

張原也拱手道:“還未請教尊姓大名?”

少年道:“姓王。”不肯說名。

張原心道:“必是女子無疑了,喉結似乎也不明顯——哦,我才十五歲。”拱手道:“王兄,後會有期。”轉身往霞爽軒那邊走去,不料那少年追上幾步低聲問:“那《金瓶梅》哪裏能購得?”

張原“啊”了一聲,心道:“看《金瓶梅》的少年惹不得啊。”搖頭道:“買不到,買不到。”大步回到霞爽軒,再看那少年,已經站回王思任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