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宋人去旅遊(第2/3頁)

成都每個月都有大型集市:“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這些定期的集市實際上也演變成市民出遊玩樂的狂歡節。比如,三月蠶市,一位宋朝詩人寫道:“成都好,蠶市趁遨遊。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遊燈火上紅樓,車馬溢瀛洲。人散後,繭館喜綢繆。柳葉已繞煙黛細,桑條何似玉纖柔,立馬看風流。”你看,分明就是一個“蠶絲文化旅遊節”嘛。

成都人愛遊玩,這一生活方式還受到宋朝政府的支持與鼓勵。宋真宗時,曾有一名好事的官員上書皇帝稱:“川、峽每春,州縣聚遊人貨藥,謂之藥市,望令禁止之”。宋真宗說:“遠方各從其俗,不可禁也。”不但不禁,成都政府還定期組織市民遊樂,並為市民的出遊提供各種便利:“凡太守歲時宴集,騎從雜沓,車服鮮華,倡優鼓吹,出入擁導,四方奇技,幻怪百變,序進於前,以從民樂。歲率有期,謂之故事。及期,則士女櫛比,輕裘ㄚ服,扶老攜幼,闐道嬉遊。”每年春天,開放衙署園林,縱民觀賞。又在藥市設置“幕帟棚屋,以事遊觀”。

如果你穿越到宋朝,一定要去蜀地,看看成都人怎麽玩轉一年四季十二個月。

洛陽:遊名園賞名花

西京洛陽你也不應該錯過。宋代的洛陽,有兩大名物最為出眾,一是名園,一是牡丹。

宋人說,“洛陽古帝都,其人習於漢唐衣冠之遺俗,居家治園池,築台榭,植草木,以為歲時遊觀之好”,“貴家巨室園囿亭觀之盛,實甲天下”。那麽洛陽到底有多少家園林?李格非(他是李清照的父親)在他的《洛陽名園記》提到,“方唐貞觀、開元之間,公卿貴戚開館列第於東都者,號千有余邸”。唐時洛陽的園林多達千余家,後多數毀於五代戰火,北宋時有所修復,名園仍數以百計。曾在洛陽小住過的宋人周敘自述說,“甲第名園百,未遊其十數;奇花異卉十,未睹其四五。”

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記述了19處名園:富鄭公園、董氏西園、董氏東園、環溪、劉氏園、叢春園、天王院花園子、歸仁園、苖帥園、趙韓王園、李氏仁豐園、松島、東園、紫金台張氏園、水北胡氏園、大字寺園、獨樂園、湖園、呂文穆園。這些洛陽名園基本上都是私人園林。不過宋代的私家園林有一個慣例:長年或定期向外人開放。開放期間,任何人都可以進入遊賞:“都人士女載酒爭出,擇園亭勝地,上下池台間引滿歌呼,不復問其主人。抵暮遊花市,以筠籠賣花,雖貧者亦戴花飲酒相樂”。所以,你不用擔心被主人趕出私家園林的事情。

這些私家園林一般也不收門票。如果你覺得白遊白玩有點不好意思,當然也可以給看園子的人一點茶湯錢,不論多少,隨喜。司馬光在洛陽有一處園林,取名“獨樂園”,其實不如叫作“眾樂園”,因為這個園林也是對公眾開放的。獨樂園的看園人叫作呂直,“性愚而鯁”。“夏月遊人入園,微有所得”,積至十貫時,呂直便拿著這筆錢去見司馬光,因為按洛陽例規,“看園子所得茶湯錢,閉園日與主人平分之”。但司馬光堅決不要錢:“此自汝錢,可持去。”過了一段時間,司馬光在園中見到一個新修建的井亭,問看園人,才知道看園人用那十貫錢修了一個亭子。

在洛陽,除了遊名園,還可賞名花。“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花開時,士庶競為遊遨,往往於古寺廢宅有池台處為市,井張幄帟,笙歌之聲相聞。最盛於月陂堤、張家園、棠棣坊、長壽寺、東街與與郭令宅,至花落乃罷”。《洛陽名園記》中的天王院花園子就是一個牡丹園:“園皆植牡丹,而獨名此曰‘花園子’,蓋無他池亭,獨有牡丹數十萬本。皆城中賴花以生者,畢家於此。至花時,張幙幄,列市肆,管弦其中。”

洛陽最名貴的牡丹品種是“姚黃”,“號為花王,城中每歲不過開數朵,都人士女必傾城往觀,鄉人扶老攜幼,不遠千裏,其為時所貴重如此”。外地的遊客,在花開的季節,居然不遠千裏,前往洛陽看牡丹。要知道,那個時代可沒有汽車,沒有高鐵,多不容易啊。

有些種花的人家,趁著洛陽人好花的風俗,賺了不少錢。洛陽魏家花園,栽有一種叫“千葉肉紅花”的牡丹,十分稀有,“此花初出時,人有欲閱者,人稅十數錢,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數緡。”一天能收十幾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