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七章 戰臨潢(一)(第2/2頁)

……

宋軍大營紮在城北坡下,由於輕裝需要,大軍的物資攜帶的很少,一頂軍帳中擠了了七八個人,即便如此,紮營的第一夜,嚴寒還是顯示了他的威力,早上起來,滴水成冰,士兵們的衣服和靴子盔甲上都結了冰,單薄的衣物根本無法阻擋刺骨的寒氣。

蘇錦知道,不能再耽擱了,每耽擱一天,士氣便要低落一天,凍死凍傷的人數便會一天比一天多,現在唯一的選擇是即刻攻城。

然而問題顯而易見,一無攻城器械,二來臨潢府城墻高逾三丈,城防堅固,箭塔林立,簡直不知道如何下手,就算是想強攻,也沒有強攻的條件。

早起之後,蘇錦帶著數百騎兵和幾名主將踏雪圍繞臨潢府繞了一圈,尋找城池的漏洞之處,中午回來之後,蘇錦立即召開戰前會議,商議如何攻城。

大帳內破天荒的點起了火油盆,蘇錦命人取了爛泥在帳內地上搭建出臨潢府的模型,潘江手捏枯枝指點著模型,將上午親自偵測的結果跟眾人一一說明。

“諸位請看,遼都和我大宋城池有所不同,同樣分兩部分,我大宋乃是內外城建設,而遼人則是兩城相連,中間共用城墻,我姑且稱之為南北兩城;根據城墻的高度和防守的嚴密來看,明顯我們面對的北城城墻既高且厚,城上敵樓百余座,防禦極為嚴密;而南城則不僅城墻只高兩丈,防禦也松散的許多,據此可推測出,北城是遼人皇宮重地所在,南城只是相當於我大宋城池的外城之類的建設。”

一名將領出言道:“末將有個本家兄弟經商來過這裏,據他說北城叫皇城,南城叫漢城,乃是契丹族和漢人分城而支之意。”

蘇錦點頭道:“這就是了,看來遼人是為了防範漢人,不過這樣一來,可見臨潢府的弱點在南邊的漢城,咱們只能從漢城下手。”

景泰道:“大帥,遼人既如此安排格局,我估計漢城即便攻破,恐也無法直接進入皇城中,攻下漢城其實等於沒有攻下臨潢府。”

蘇錦道:“確實如此,但攻下漢城之後形勢將對我更為有利,起碼我們有了立足點,不至於宿營在雪地裏,而且我們還可以在漢城中搜索到很多有用的物資,總好過兩手空空在野外挨凍為好。”

眾人點頭道:“那倒是真的,作為落腳點甚好。”

蘇錦笑道:“壞處便是,攻下北城便等於拿下上京,攻下漢城則並不代表上京告破,而且我們看出他們的弱點,他們自己豈能不知,漢城雖防守薄弱,但我們可能還是會付出極大的代價,所以我們要衡量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如果說攻下漢城需要消耗我幾萬人馬,那我還不如孤注一擲直接攻打皇城了。”

景泰道:“大帥說的是,然則我們需的考慮如何花最少的代價攻下漢城落腳了。”

蘇錦道:“對,這正是我們的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