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四章 輾轉騰挪(五)

蘇錦率九萬騎兵輕騎疾進,兩日後抵達草原最北的山巒之下,這裏的山脈雖不高,但勝在山勢連綿縱橫,像一座屏風橫亙東西擋在眾人面前。

這裏已經是遼國的北部,加之天近十一月,北方的寒流已經籠罩了這片大地,天氣也變得寒冷不已;蘇錦的大軍是盛夏時節入遼作戰,那時候光著膀子還嫌熱,自然沒有帶冬裝,來到遼國之後,劫掠的物資中也很少有禦寒的衣物,所以此刻士兵們身上還是甲胄下邊穿著薄薄的夾衣,騎在馬上奔跑起來,冷風寒澈骨髓。

蘇錦知道,不能再耽擱了,本來想繞過這座山更加隱秘的接近上京,現在這個計劃需要調整,有這座山作為屏障,北方的冷風還好一些,如果在繞道從山北走,耽擱到一場大雪下來,那什麽都完了,現在只能冒著被遼人發現的危險沿著山南往西。

士兵們也想出好多的禦寒之策,有人認出山腳下長著許多被稱為‘烏拉草’的長草,這些叫烏拉草的東西有極好的禦寒效果,割下曬幹之後綿軟松散保暖效果很好,於是乎全軍利用休息時間上山割草,之後將半青半黃的烏拉草在篝火邊烤幹燥,塞進盔甲、鞋子裏,頓時像是穿了一件薄薄的棉襖,暖和了許多。

蘇錦大為贊賞這些辦法,身處困境最要不得的便是抱怨,而是要積極自救,蘇錦大力推廣這種禦寒辦法,還因此提拔了不少想出辦法的士兵。但蘇錦心裏明白,這不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是趕緊趕在冬季的第一場大雪之前拿下上京,上京是遼國都城,那裏什麽都有,占領了上京,一切都將不同。

沿著山脈南邊疾行了數日,沿途的村鎮不少,蘇錦不得不下令將這些村鎮的百姓全部隨軍帶上,因為怕這些人會通風報信,遼人多用鷂鷹或烽火傳信,雖然百姓可能沒有那些手段,但為了不出紕漏,蘇錦不能冒險,萬一耶律重元分兵回救,他從草原回兵只需四五日,而自己率兵在高低不平的山地行走,還不知多少天才能到達臨潢府,被耶律重元給盯上,計劃就完全的破產了。

十一月初,前方山地再變平原,蘇錦松了一口氣,當晚紮營之後,連夜派斥候兵出去查探前面的情形,這裏已經完全的陌生,完全不知道上京在哪個方向。

天明時,斥候回報,偏北方向五十裏外有座城池,但並不是上京,抓了百姓來問,說那處城鎮叫做寧州;蘇錦趕緊攤開地圖來看,頓時連連跺腳,沿著山脈走確實是往西的,但山脈的走向卻是偏西北,七八天偏北了上百裏,竟然走到寧州了;這個寧州往南行兩百余裏才是烏州和儀坤,在往南才是上京,這才叫差之毫厘、失之千裏呢,這年頭沒有GPS定位,又沒有大道可循,大隊人馬憑著山勢和日升月落辨方向,哪有不出差錯的。

潘江等人建議先拿下寧州休整,之後再南進,到臨潢府兩百余裏,急行軍不過兩日路程,也不用著急。

蘇錦看著天上翻滾的灰蒙蒙的層積雲,知道一場大雪即將來臨,就在這兩三天時間,天氣便要轉為極寒,如果拿下寧州再一耽擱,那就要被這場大雪困在孤城了,什麽時候雪化路幹才能出兵,到那時,耶律重元或許早已將大軍收縮回臨潢府,自己便只能等死了。

“寧州不能拿,甚至烏州和儀坤也不能動,天快要落雪,我們只有一條活路,便是不顧一切的在雪下之前拿下上京,否則萬事皆休。”蘇錦道。

景泰道:“大帥說的對,雪一下我們要被凍死餓死,還失去了機動性,只有迅速拿下上京才有活路,只是不知道王朝將軍他們的情形如何,耶律重元的二十五萬大軍追著他跑,已經過去十余天了,勝敗恐怕早已分曉了吧。”

蘇錦看著帳外灰蒙蒙的天緩緩道:“兵力懸殊太大,兇多吉少,現在我們要和時間賽跑,不僅要跑在大雪之前,還要跑在耶律重元趕回臨潢府之前。”

潘江籲了口氣道:“萬一我們到達臨潢府之時耶律重元已經回防,那該怎麽辦?”

蘇錦昂首望天,靜靜道:“我們別無退路,只能強攻,因為我們深入的太深,時間太久,寒冷饑餓和圍困會擊潰我們,無論你有多勇敢,總會有你無力回天的時候,但願這一切都不要發生。”

眾將默然,蘇錦說的話都是大實話,不愛聽歸不愛聽,但不能否定這是事實;一個久在人心頭浮現的疑問變的越來越大,幾乎要脫口而出了,開戰數月以來,大軍在遼境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壞,甚至遼人從南方戰場調回了大軍圍剿,可咱們大宋的正面軍隊為何還不趁機反擊?至今沒有任何宋軍反擊突進的消息,這不得不教人心生疑惑。

……

耶律重元圍困信州的大軍在紮下營盤後的次日一早便發動了猛烈的進攻,近八萬宋軍和五萬女真人拼死抵抗,單薄的信州城防已經很久沒有修繕,漏洞處處都有,好在耶律重元的大軍沒有重型的攻城武器,只能靠蠻力用鉤索或者簡易的雲梯往城頭爬,這給了守城的軍隊太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