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七章 姍姍來遲(第2/2頁)

“對,我們已經盡力了,仗打到這個份上,已經對得起大夏皇帝了,我也不願白白丟了性命。”

“對!原本這一趟就根本不該來,太子殿下急於立功,硬生生將我等帶入死地,該死的是他們,而非我們。”

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漸漸的由小聲的議論變成了大膽的申訴,由壓抑的服從變成了爆發的不滿,西夏年年征戰,元昊好大喜功,為了彌補兵力的不足,強行征集全西夏男丁入伍,男子十五至六十歲之間均無條件征召,隨著不斷的戰爭,兵力的需求也越來愈大,漸漸的牛羊無人放牧,田地無人耕耘,男子前線陣亡,其妻兒父母也將淪為赤貧之名,跟可恨的是後方的官僚,大肆以征集軍需為民中飽私囊,且自李元昊以下,都喜歡霸占他人妻女為樂,上行下效,早已怨聲載道。

進入今年以來,西夏國內已經發生了大面積的饑荒,原本兩國未開戰之時,均在沿邊設立榷場,黨項人以境內所產的青白鹽及畜產品換取宋朝的糧食、茶葉和其他手工業產品,這些物資都是夏國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如今,兩國開戰,宋朝自然對西夏實行經濟封鎖政策,以前西夏向大宋稱臣時大宋還每年給予“歲賜”白銀萬兩、絹萬匹、錢兩萬貫,如今非但歲賜沒了,沿邊的榷場早已關閉,大宋禁止青白鹽入境,禁止雙邊貿易,嚴厲打擊走私之人,給西夏國內的經濟給予連番的打擊。

兩國交戰之中,雖然表面上看夏國取得勝利較多,但其國內其實已經是風雨飄搖千瘡百孔,若非如此李寧明又怎會為了這批物資來涉險入境劫掠,便是李元昊減少軍需提倡劫掠搶奪的以戰養戰的政策所導致的結果。

士兵們越說越激動,忽然間有人將手中的彎刀丟在地上,將身上的盔甲盡數脫下,摘掉頭盔,光著禿禿的腦袋高舉雙手朝前面堵截的宋軍大隊人馬馳去,這是要主動投降了。

此舉提醒了士兵們,宋人仁慈是出了名的,據被放回的黨項俘虜而言,被宋人俘獲之後只要每日稱頌大宋皇帝的好處,聽話照做,行事小心,除了做些勞役之外連皮鞭子都很少挨,而且若是保證回去之後再不參軍的話,宋軍在奴役一段時間之後會釋放他們回家;此時投降才是最好的選擇,至於以後如何,先保住性命再說吧。

六百余名士兵紛紛丟掉兵刃盔甲,高舉雙手自動投降,姍姍來遲的範仲淹本來還命令部下做好死戰的準備,卻不料一來便撿到個大炊餅,自然毫不客氣的收下了。

野利先宗和沒藏明帶著一百余人趕上李寧明,李寧明看著他們身後寥寥百人,愕然道:“其他人呢?”

野利先宗回首一指,沉默不語。

李寧明牙咬的咯咯響,臉上肌肉糾結。終於長嘆一聲道:“也好,本就是必死之局,又何必枉送性命,兩位將軍也投降了吧。”

野利先宗沉聲道:“太子殿下何出此言,末將豈是貪生怕死之人,末將先行一步。”

野利先宗撥馬沖出,對面蘇錦等人早在李寧明迎頭而來的時候便已經停馬列隊,面對尚有八百騎兵的西賊,只有五百馬軍的蘇錦自然不敢掉以輕心,前方範仲淹的大軍已到,犯不著跟這幫急眼的死拼。

但沒想到對方竟然只有百余人前來,剩余的也紛紛向對面的友軍投降,這一百多人蘇錦自然不放在眼裏。

野利先宗飛馬沖來,蘇錦擺了擺頭道:“誰去宰了他,這可是個將軍。”

話音未落,趙虎已經拍馬竄了出去,氣的馬漢直罵娘,直著脖子喊道:“超過三招拿不下,你就給哥哥滾回來。”

趙虎恍若未聞,迎著野利先宗便沖去,野利先宗的兵器是一杆大鐵槍,此時他別無他想,就像殺幾個宋兵墊背,見趙虎來到近前也不答話挺槍邊刺,趙虎身子一扭,大槍從身邊滑過。

“第一招!”馬漢直著嗓子嚷道。

野利先宗變刺為橫掃,大槍往趙虎的腰部橫掃過來,趙虎雙腳離蹬躍起,大槍貼著馬背掃了個空。

“第二招。”馬漢又道。

“你這是怎麽數的,趙虎一招沒出,到你這就成了兩招了。”張龍嘀咕道。

“我不管,別人出招也算數。”馬漢一副無賴樣。

趙虎待大槍掠過馬背,伸手在馬背上一撐,此時雙馬已經交錯到最近距離,借著一撐之力,雙足飛鏟而出,正中野利先宗的胸口,一股大力將野利先宗撞飛馬背摔落在地上。

兩軍士兵驚呼聲中,趙虎縱身躍下,這才揮動手中的樸刀猛力斬下,一股鮮血激射而出,野利先宗的頭顱離開了身子,趙虎伸手揪住禿頂邊上的幾根小辮子,幹凈利落的翻身上馬,撥轉馬頭歸隊。

宋軍士兵彩聲如雷,就連武藝精湛的狄青也連連點頭,雖然能看的出趙虎還是不習慣馬戰,手頭上的功夫還是地面上的格鬥武技,但不妨礙他活學活用,一招便將敵方大將打落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