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召見(上)(第2/2頁)

“爺我算是明白了,這世間的事往往便是如此,你越是委曲求全便越不能自保,我自然也能躲進晏府,相信那夏竦即便是插手也抓不到咱們,但是這樣一來還有什麽意味?蘇錦不才,卻不願做那寄人籬下的庸碌之人。”

“可是,公子爺,那可是晏老爺家啊,還有晏東家在,有什麽寄人籬下的?”小穗兒道。

蘇錦微笑道:“拿人手軟,吃人嘴短;爺不能一輩子靠著晏家不是?晏東家與我相得,但不代表我便要事事靠著晏家,萬一某一天晏家人向我提出什麽我不願意的要求,你說爺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呢?到那時不答應叫做忘恩負義,答應了叫做心有不甘,何以自處呢?所以人最重要的是靠自己。”

小穗兒點頭道:“小婢懂了,公子爺是要自立自強,不受任何人的牽制。”

蘇錦呵呵笑道:“自立自強是對的,但不是不要朋友了,只是相互之間不要依賴太深,免得最後不好翻臉。”

“公子爺是要跟晏老爺翻臉麽?”小穗兒驚道。

蘇錦哭笑不得道:“跟你說不明白,以後慢慢你就懂了,別說啦,肚子餓的狠了,快弄些飯吃,咱們可不遵那什麽鳥減餐令,荒唐之極。”

眾人趕忙張羅飯食,蘇錦靠在正房內的大椅子上閉目沉思,那日得知柳賓華是夏竦的外甥之後,晏碧雲便提議將此事告訴晏殊,蘇錦當時以為沒那個必要,但今日這事一出,蘇錦覺得應該要告訴晏殊了,夏竦很有可能要出手對付自己,雖然不怕,但眼下的事情可不是跟夏竦鬥氣兒,而是要辦好差事。

現在已經是十月中旬,最多兩個月,糧食危機便要到來,市面上已經微微有了些風聲,再不抓緊時間便來不及了。

午飯後,蘇錦帶著趙虎趕往晏府,出了榆林巷卻正好跟騎馬而來的富弼撞個滿懷,富弼見了蘇錦趕忙下馬拱手道:“蘇小弟,趕緊收拾收拾進宮面聖,皇上要召見你。”

蘇錦道:“怎麽這時候召見?”

富弼道:“別提了,出大事了,先上馬,咱們邊走邊說。”

蘇錦趕忙回屋凈面更衣,讓小穗兒和浣娘將自己打扮一番出了門,跨上富弼帶來的馬匹直奔南門大街,往右一拐上了禦道,再往北奔宜德門而去。

在路上,蘇錦得知了富弼口中的大事;就在半月前,淮東路揚州府已經發生了流民的變亂,揚州府原本是糧食主產之地,也是今年旱情最為嚴重的地區;五月到八月間各地糧商瘋狂囤積,揚州府成了最大的糧食輸出之地之一,以至於當地市面上的糧食幾乎全部售罄。

八月末,朝廷知道大旱的危機之後,又命揚州府官倉抓緊催繳今年的稅糧,這樣一來,民間的糧食基本上被搜羅的幹幹凈凈,揚州府的百姓們手中有錢,但忽然之間買不到任何糧食了,城中大戶早就將糧食囤積起來,等著賣高價,但是朝廷又正在征糧的當口,卻又不敢拿出來高價拋售,以至於糧食變成了無價之物,有錢也買不到了。

不久之後,黑市交易開始火爆,但黑市的糧價高達三貫一石,百姓們忽然又發覺手中的錢又不值錢了,這麽幾下子一折騰,有人開始挑頭鬧事。

十月初三,饑民開始嘯聚,隨著情緒的激烈,饑民搶劫了七家大戶,還出了三條人命,揚州知府宋庠命廂軍前去彈壓,抓獲亂民賊首六十七人,其余人等作鳥獸散,暫時偃旗息鼓。

宋庠的折子今日上午遞到到京城中,趙禎極為震怒,急招兩府首腦和三司使商議對策,大家都明白,這都是糧食惹得禍,所以皇上才急招蘇錦覲見,怕是要授命動手了。

蘇錦聽了富弼的敘述,心中一驚,知道這一天會來,但沒想到居然來的這麽快,這麽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