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脫變(第2/5頁)

這一次宋軍用的是契丹大軍最善長的戰鬥方式,取得優勢的。一旦契丹人在野外失去了優勢,那麽對契丹人將是一場惡夢。

風中卿看著幸存下來的士兵說道:“契丹人可怕不可怕?”

還得要打,昨天石堅特地對他們說過,不怕犧牲,主要就是要士兵通過實戰培養士氣,還有配合,把士兵變成一群狼,這樣的大軍才是天下無敵的,除非步槍全部裝備起來,否則天下大可去得。

現在士兵也回過氣了,剛才一戰,自己也死了許多戰友,可那又如何,雙方的死亡率達到了一比三,特別是有些士兵擊斃過契丹人,那才是揚眉吐氣,石堅對戰功封賞可是很重的,每擊斃一名契丹士兵,盡管是士兵的職責,也獎賞十貫錢。就是放在現在,這筆錢對於普通人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於是揚起手中武器,說道:“不怕!”

風中卿點頭,現在還不好說,一旦這一戰完勝,這些士兵也就完成了脫變的過程,那時候就是把他們比作一群狼也不過了。

風中卿與馬如龍再次改變戰術,騷擾!

夏行美全軍警備,我們也不想多犧牲士兵,不硬攻你們中軍了。我們就騷擾吧。

一隊隊遊騎魚貫而出,每隊達到了近百人,一共出動了十幾撥,這些士兵都是軍國的悍卒,而且騎的都是喀拉汗的馬匹,也許耐寒和長途跋涉上不如契丹戰馬,可在短射爆發以及速度上,比契丹馬要快得多。

一撥撥地騷擾,一碰即撤。或者有一個辦法避免這些斥候的靠近,那就是不斷地放箭,否則他們都在射程之外,一旦靠近了,只射出兩箭,立即一個圓轉,沒有等契丹士兵反應過來,就再次撤軍射程之外。

比射箭,契丹戰士同樣比宋朝士兵只強不弱,可你不能一個勁地往外射箭吧?也沒有那麽好的臂力。

如果派人追擊,那麽宋兵就開始逃跑,反正戰馬的速度比契丹的快。為什麽這次石堅感謝玉素甫,這五千匹戰馬到了真定府,讓他這種戰術成為可能。如果到了一定地步,就象成吉思汗的蒙古軍一樣,完全可以利用騎術的優勢,將敵人的追兵化解。現在別指望宋朝軍隊能夠做到這地步,況且對付的還是以騎術見長的契丹人。

馬上其他方向的斥候繼續騷擾。如果分成四面八方追擊,正好,離中軍距離稍一遠,馬上三兩支斥候聚在一起,再次形成優勢對劣勢的戰術。更不要說遠處還有七千宋朝騎兵在隨時準備進攻。

夏行美騎在馬上越看越精妙,越看越佩服。從現在起他真正佩服石堅五體投地,要知道石堅是一個真正的南人,按照出身來說,還是一個文人。這戰術是怎麽想出來的?

如果契丹人學習了這種戰術,豈不增加了戰鬥力?

想法是好的,可是這種戰術騎術肯定是關健,沒有好的騎術,分散合擊,進退縱馳,根本沒有辦法做到。宋兵也就因為這一點,到現在還是二不象。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配合。

契丹人以草原上的狼自居,可他們並不是真正的狼,如果是狼,在人類沒有出現之前,都是草原上的主宰,就象熱武器沒有出現一樣,他們能成為狼,在冷兵器時代早就雄霸草原,不會讓女真人崛起的機會。因為狼是最會配合的群體,不是契丹人不會配合,但配合得並沒有那麽好。因此他們只是一群豺。

相對來說,論配合,宋兵做得比他們好。特別有時候連皇帝都會做夢,來個陣圖,讓宋兵按步就班的訓練。因此他們比契丹人更是一個團體。可在宋朝的一些畸形制度下,這種團體的戰鬥力太弱,而且大多數是文人或者宦官帶兵打仗,就是一群獅子,也不行。敗的次數多了,士氣也就沒有了。

因此,一旦宋軍騎術跟上後,反而比契丹人更容易上手這種群狼戰術。

當然這要實戰。成吉思汗當年也不是一天就形成這種可怕的戰術的,這是經過多次的血戰,士兵被迫形成配合,其實就是他們自己也只是覺得這種戰術好,自發地去打,而不象後人一樣為他們這種戰術進行總結。

這也是後來蒙古人入關後,統一了天下,戰鬥少了,士兵安逸了,反而不會打了,最後讓朱元璋帶著一群他們看不起的南人,逐出了中原。

這種戰術對士兵們的默契,最為講究。現在宋兵做不到,契丹人就是學了,同樣也做不到。

夏行美看著前方的騎兵,還有後面的步兵一個個倒下,對於這樣的戰鬥來說,倒下的士兵並不多,每次宋朝斥候小隊來襲,也不過射中十幾個,同樣為了避免犧牲,也不敢靠得太近,逗留的時間太長。可多了也肉痛。還有,馬上天色就到了傍晚時分,這樣不斷地宋軍襲擊下,也別想安營紮寨了。